主人简介
 亦云
422
帖子
2915
积分
6
粉丝
发短信 加关注
 空间
  • 总访问量:165392
  • 今日访问:77
  • 注册时间:2013/8/15
  • 上次登录:2018/8/30
日志分类 <全部>

  ※ 美食

  ※ 旧街风情

  ※ 社会生活

  ※ 情感

  ※ 风景

  ※ 往事

日志:

 

日前,在广州的邓生收到家乡湛江的朋友陈生快递上来的3只泡沫箱,邓生以为还是往常的海鲜一类,岂料打开一看,整整3箱都是白花花的猪肠粉!邓先生高兴得哇哇大叫:朋友知我心!

现在交通方便,从省内沿海地区的海鲜遍布广州的市场、酒店,邓生早就吃腻了。有一次他与陈生在电话中聊起湛江,说很想念湛江的猪肠粉。于是,就有了猪肠粉千里“赴”广州的佳话。

当天,邓生请朋友们到自己家里吃猪肠粉。大家风卷残云一扫而光。看着干干净净的碟底,朋友们说,吃这猪肠粉比吃山珍海味还爽!接着就有人提议,在广州实在找不到如此美味的猪肠粉,不如我们在广州开个专门加工米粉的作坊,益自己,也益街坊……没多久,他们就付诸行动了。

 

话说猪肠粉

 

 

湛江人喜吃 “粉仔”。用米粉做的“粉仔”,分猪肠粉和河粉,猪肠粉因形似猪肠而得名,以韮菜油和酱油调味;河粉则是添加佐料猛火热油炒来吃。两者各有风味,亦各有所好。

“粉仔”在湛江市区随处可以买到,市场、街边小店甚至赤坎的街头巷尾,都不时有人推着自行车的叫卖“粉仔”——车尾架两侧挂着箩筐,中间放一块长方形木板,卖粉人双手掌刀,“笃笃”地将粉皮切成条状的是河粉,双手将粉皮卷成直径12厘米粗细,再切成5厘米长短,就成了猪肠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清晨的小街小巷响起“卖——粉仔”声,或者听到“笃笃”的切粉声,居民便会用碗装上几两大米,加上一两角钱加工费,向卖粉人换“粉仔”(也可直接用钱买)。湛江市区许多人家的早餐,就是“粉仔”。

现在,湛江的大排档和酒楼里还可以见这种情景:食客用筷子夹着淋上了韮菜油和生抽的猪肠粉,再加点蒜蓉、辣椒酱,就惬意地享用软滑香浓的猪肠粉。过客于是刚坐下也大呼:要一碟猪肠粉!

要问最好吃猪肠粉来自哪里?人们就会说起一条叫“云头”的小村庄:粉是云头靓!

云头村的猪肠粉为什么靓?他们的猪肠粉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一个小村庄为什么会有如此多人“做粉仔”?

日前,记者到云头村作了一番采访。

 

得天独厚的古井水孕育了甘爽的米粉

 

云头村在在赤坎水库边,距赤坎城区仅3公里,村外绿树环抱,村中满眼翠绿,空气格外的清新。绿荫掩映下的农舍,错落有致,大都是两三层的小洋楼。整洁的村道,大树下,三五老人或闲聊或下象棋,小孩子们则在一旁嬉戏,构成一幅宁静、和谐的画图。

祖父辈就从业做“粉仔”的肖胜强、肖水养两兄弟对我们说,解放前,云头村人多田少,便以做“粉仔”帮补生活, 1000多人,10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都有“粉仔”作坊,所谓作坊,不过是在家里置一副石磨、一口蒸粉的大锅和炉灶。用这样简陋的器具,每天可将10多斤大米加工成“粉仔”,挑到赤坎城区卖。

云头“粉仔”靓,是因为有祖上传下来的独特工艺,加上村中有得天独厚古井。经化验,古井水清澈甘冽,富含矿物质,因古井水制作出来的米粉特别晶莹洁白,入口爽滑口,而且久放不变味。

湛江人喜吃“粉仔”的习惯,使云头村产的“粉仔”有了很大的市场,这更催生了云头村的“制粉业”。

独特的工艺、精选的原料,这是做靓的根本

每天清晨2点钟,云头村的肖引娣和丈夫梁华强便起床了。夫妇俩把打浆机、米粉生产线认真地洗刷干净。洗米前,他们会细心地将米中的杂质剔除,反复地洗3次直至洁白如雪才用。要打浆了,梁华强将浸了一晚、清洗得干干净净的新鲜粘米倒到打浆机中,开动机器,随着哗哗的响声,乳白色的米浆就从打浆机的出口流到桶里。梁华强说,同外地其他制粉作坊不同的是,每次打浆前,他都要将打浆机调得很细,使磨出的米浆特别细滑。因此,蒸熟的米粉吃到嘴里,完全没有粗糙的感觉,还特别有韧性和爽滑。

米浆进入米粉生产线的进料桶前,还要对生产线进行精心调整,将熟米粉调整得特别薄,使它特别爽滑,肖引娣说,这虽然增大了工作量,但是,慢工出细活,要米粉好吃,就要这样。

蒸熟的米粉从输送带出来了,晶莹雪白,如一匹软羊脂玉,此时作坊的空气中,弥漫着腾腾的蒸汽与米香。

肖引娣制作“粉仔”的技术是从父亲学来的。至今,她坚守这行当已28年。在12岁读完小学五年级后,肖引娣便辍学跟父亲学习制作“粉仔”了。1995年,肖引娣继承父业,丈夫梁华强也加入了制“粉仔”行当。

在梁华强“加盟”制“粉仔”之前,粉仔全凭手工制作,人辛苦,且效率太低。1999年,懂机械的梁华强花一万多元安装了一条米粉生产线。这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从过去一天只能做100多斤大米跃升到一天可做500多斤大米,生产1200多斤米粉。

肖胜强、肖水养两兄弟的米粉作坊也是从每天做10多斤米起步的,现在发展到有两条生产线,一条制河粉,另一条制猪肠粉,一天可做1000多斤大米,生产近3000斤米粉。

肖胜强做米粉,尤其注重对米的选用。他说,米是猪肠粉的精髓,要使猪肠粉好吃,就要用靓米。为此,肖胜强亲自到雷州、遂溪、廉江选米。米要选已存放二至三年的早造谷磨出来的大米(否则,口感不佳),样米先经试用,色泽、口感合格,生产出来的米粉达到要求的存放期后,肖胜强才会批量购进。

 

云头村历史悠久的制粉工艺依然传承

如今,农民致富的门路多了,云头村制作猪肠粉的作坊已逐渐减少到10多家。过去家家户户制作猪肠粉的热闹情景不再,制作工艺只传男不传女的习俗也不复,而肖引娣一家依然坚守在米粉制作的作坊中。前几年,她的两个姐姐也将传统制作“粉仔”的技术分别带到市郊东山村和高田仔村的夫家,现在正干得轰轰烈烈。肖胜强、肖水养兄弟的米粉作坊更是风生水起,规模为全村之冠。

历史悠久的制粉工艺依然由心灵手巧的云头村人传承,并发扬光大。

 

.

粉靓还要讲究调味

  

 湛江的猪肠粉最讲究的是调味,在赤坎经营了多年猪肠粉生意的程老板介绍说,韮菜油的制作很费工夫:将晾干的新鲜韮菜、蒜头和葱头,浸在花生油里,置瓦煲中,慢火熬上几个小时,当韮菜叶变成黑色时,它的香味就渗透到油中,油色呈深绿色,这才算煮好了。揭开煲盖,韮菜的香气四溢,吸引路人驻足。湛江人吃猪肠粉的口味很刁,酱油要下得多,味要鲜,也不能太咸,因此,程老板用买回来的生抽,与各种调味料一起煮,往往自己试吃多次,合格后才上碟。吃时再配上蒜茸、辣椒酱。如此,当一段猪肠粉入口,混和着韮菜的浓香、花生油的清香和蒜、辣椒的辛辣,酱油的鲜味,便大快朵颐,叫人好不过瘾!

 

老一辈人对“手工粉”情有独钟

 

手工制的“粉仔”是传统工艺,它以石磨磨浆、大锅蒸粉,生产效率虽低,但这种“手工粉”比机制粉富有弹性更为爽口。老一辈赤坎人如今依然对手工制的“粉仔”情有独钟。为了满足这些老人的需求,肖引娣每天都要手工制作一些“粉仔”,专供应给他们。能吃上“手工粉”的人算得上有福气,但终归为数不多了。

前些年,意大利通心粉被引进国内,大小酒店、宾馆都卖起“炒意粉”。湛江一位作家写文章说,意大利通心粉可能是从湛江猪肠粉得到启发制成的,虽然两者“体型”不同。此话虽属玩笑,却也证明猪肠粉在湛江人心中的地位。现在,意大利通心粉风光不再,而猪肠粉仍然遍布市井、乡村!

 

 

 

  楼主
Double_east 留言于:2013-10-13 15:32
原来这还有粉仔这称呼···
  沙发
請叫我小二 留言于:2013-10-14 15:24
明天要去吃一碗!
  板凳
夏至 留言于:2013-10-14 15:25
作为外地人,虽然不喜欢,但还是要支持一下!
  地板
老爷 留言于:2013-10-14 17:58
湛江人无法忘记的味道!
  5楼
飞鲨 留言于:2013-10-14 22:17
湛江人早餐挚爱!
  6楼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