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简介
 亦云
422
帖子
2915
积分
6
粉丝
发短信 加关注
 空间
  • 总访问量:162258
  • 今日访问:253
  • 注册时间:2013/8/15
  • 上次登录:2018/8/30
日志分类 <全部>

  ※ 美食

  ※ 旧街风情

  ※ 社会生活

  ※ 情感

  ※ 风景

  ※ 往事

日志
  • [2013-12-25]从肥婆到淑女的三步曲 [图]
    再到, 据说,她是吃蜂蜜减肥的?!
    阅读(20826)  回复(2)   查看全文>>
  • [2013-12-25]双溪炮台:亟待保护的雷州半岛古炮台遗址 [图] [精]
        双溪炮台位于湛江市雷州半岛东部沿海,南渡河入海口的南岸,因为紧临双溪港而建,故名双溪炮台。     明代,中国东南沿海倭患猖獗,为有效御倭,明政府在沿海各地兴建卫、所、烽、燧等军事设施。随着火炮制造技术的进步,明政府还在海防要地构筑炮台,使用火炮远距离杀伤海寇。地处雷州半岛东部沿海的双溪港从汉代起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到了明代不仅雷州半岛沿海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雷州府主要出海口之一。双溪炮台就是明政府为了保护双溪港而建,炮台为露天式,坐西朝东,北西南三边呈直线,东边呈弧形,整个炮台呈立体梯形。采用砖石结构,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其中底部长、宽各24米,高6.65米,台墙厚1.2米。台基高3米,以岩石砌底,其上再砌青砖。炮台上部用红砖砌炮孔和垛墙。台门开在炮台西面,有石台阶自下而上进到台内,台上视野广阔,可有效监视、保护双溪港周围的海域。     此炮台的建成,对于明代雷州半岛东部沿海的抗倭、防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效的保护了双溪港的对外商贸交往和沿海渔民的生产作业安全。     明末清初,南明军队与清军在粤西沿海雷州半岛展开长达30余年的拉锯战,双溪炮台也是几度易手,在粤西沿海坚持抗清的南明将领杨彦迪就曾经占据过双溪炮台。     1680年左右,由于恢复明朝无望,杨彦迪、陈上川等南明将领率部南走广南国(今越南南部),雷州半岛的战事也渐渐平定下来。清政府对双溪炮台也做了整修和部署,据康熙《海康县志》载:“双溪炮台,周周一十八丈,高一丈六尺,瓦房三间,茅竹瓦房十六间,并设有一号六橹船一只”。由雷州府水师右营派把总一名,士兵40名驻守。炮台配国产前镗火炮8门,其中2000斤、1000斤重的各两门,500斤重的4门。当时这样的炮台火力、兵力配备御外虽不足,防盗却有余。     嘉庆年间,广东沿海治安再度恶化。嘉庆六年(1801年),雷州天地会首领林添申率众起义,曾在双溪炮台与清军激战,失败被俘。     嘉庆十四年(1809年),海盗乌石二的船队从海上冲过双溪口,向西深入到南渡,大埠抢劫十多日。嘉庆十五年(18
    阅读(6063)  回复(3)   查看全文>>
  • [2013-12-24]穿街过巷睇广州 [图] [精]
        今天一大早,我又骑着单车,背上沉重的大相机,边行边拍。所幸有皯收获,现将部份照片发群内,请群友观看及评点。     临江大道的草坪下,胡老汉正与狗们同乐,围着他身边的三只狗见了我便“狗视耽耽”,有一只甚至向我扑了过来,被胡老汉喝住了。     人行道上的三轮车是载狗用的,胡老汉来自安徽,刚从广州铁路局退休,胡老汉说,退休真是有点失落,只好与狗为乐。玩完狗,胡老汉便载着狗,顺便买菜回家。     一群大妈将临江大道装点得花团锦簇、绿草如茵。这不,又改种另一树种了。      象挂满了绳索的猎德桥可不好看。在桥上远眺,隐约可见一幢幢被浓雾笼罩的楼群。 广州塔(小蛮腰)的脚下,男的在看报,女的也在看报,大概这狗儿看不懂,只好东张西望地看风景。 奶奶和孙儿比赛,孙儿说,奶奶跑不过我,我会开车! 广州桥下,人们全然不顾隆隆的的汽车在头顶上奔驰,正认真地练舞。 踢毡子的大妈大叔们,身手依然敏捷。 正准备开台的歌友们。 骄阳似火,这位大妈却咧开大嘴,声嘶力竭地唱着“十五的月亮”;大叔的伴奏很认真,中规中矩的。 一艘飞艇在珠江中掠过。 堤岸边、树荫下,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的休闲场所。 单车越过广州大桥,右转弯不远,便到了花城广场。广场人行道两侧植满花草,一片姹紫嫣红。扶疏的绿叶下,一位大妈推着小童游玩。 处处小桥、流水、翠竹、垂栁,这是花城广场里别致的园林景色。 谁能想到,这妇人与天真活泼的儿童,居然不会说中国话,比划了半天,也不知道她们是哪国人。     老人与幸福很“接近”----这张老人和废品的照片是我经过现场后,猛然想起央视记者到处问人,你幸福吗的话题。于是,再跑回头几百米拍的。     回家后,翻开汉语词典,里面是这样解释幸福的:个人由于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满足。这解释太繁复,刚才发的照片里的人们都很开心,我认为,概括地说,开心就算幸福。     而幸福的感受因人而异,坐在废品中的老人,她的理想是每天都能捡到很多废品,也能很快卖出去,将得来的钱买碗兰州拉面或烤番薯吃下肚,她
    阅读(2397)  回复(1)   查看全文>>
  • [2013-12-24]育苗人故事 [图] [精]
    日前,麻章墟卖菜苗的村妇说,她父亲潘老伯在鸭曹村经营苗圃,花样品种可多了,于是我们便有了探访的念头,根据她的指引,到了位于麻章墟旁的苗圃。正等着,来了一个五十多岁的汉子,用电动车搭着一个小孩,也不搭理我们,拉着小孩到田里便摘菜苗,小孩依偎在他的身边,帮手摘菜苗,十分亲昵。想必汉子是潘老伯了,一问才知小孩是潘老伯的外孙,汉子是潘老伯的朋友,何姓,赤坎文保村人,是买菜苗时认识潘老伯的,于是一来二去便成了十多年的朋友。老何空闲时,就到潘老伯家,聊天并帮他打理苗圃,一去就一天。两朋友都憨厚、好客、健谈,我问,要到中午了,你们在哪吃饭?何老汉说,例牌,在他家吃。两人一起吃饭、抽烟,但都不饮酒,说是饮酒伤身。 潘老伯到了,他是鸭曹村人,看样子才不过60出头,但他说他将近72岁了! 在麻章墟的旁边,有潘老伯经营的两块苗圃,其中一块面积8分,是村分给自己种的,还有一块1.2亩,是租邻村押册村的,年租金1400多元。潘老伯在这两块地上育瓜果、菜苗,品种有南瓜、丝瓜、冬瓜、茄瓜、节瓜等,石榴荔枝龙眼,菜的品种更多,菜心白菜芥菜罗卜葱蒜。潘老伯说在村的另一头还有2亩地,也是村分给自己的,潘老伯用来种蔬菜。 老伯有三个儿子一女,儿子们都不愿外出打工,宁愿在家种菜,因为收入不比打工低。女儿嫁到雷州,后来女婿到麻章打工,她就帮父亲卖菜苗。 老伯说他的一家世代都是靠种菜为生,种菜很辛苦,收菜时为赶在墟上卖,往往要凌晨2点多钟就起床到地里摘菜,摘完了就叫儿子开车来装去卖。 至于育菜苗,则是这十多年的事。近年来,城里人懂保健了,吃肉少,吃瓜菜多,因此对瓜菜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周边农村的菜农大多不懂育苗,种菜就要买菜苗,潘老伯看准了这一点,搞起了育菜苗这项目。 潘老伯说,育瓜菜苗来卖有钱赚,一棵瓜苗成本几角钱,卖出一块多,葱蒜、菜苗就更好赚了。现在,潘老伯的瓜果、菜苗在这一带很有名气,周边农村、包括霞山、东海岛的菜农都到他那里进货,有的一买就是一大车。 在墟时,潘老伯的女儿要我转告,让潘老伯送她的小孩到学校上课,老何听了便说,让我送吧,说完便用电动车送小孩走了。 临别潘老伯,他送我们两棵形似薄荷的植物,名叫“九重风”, 说是用其叶子焗饭,有奇香,可治疗风湿骨疼。同行王民识货,说这“九重风”是很难得的植物。
    阅读(2054)  回复(3)   查看全文>>
  • [2013-12-24]周日 边走边拍. [图] [精]
       周日,游寸金公园,边走边拍,随手记录生活中有趣的画面,以飨读者。       1.周日的寸金公园好热闹,可能是休息日,人们都可以干自己的事,公园门口卖小食的,卖二胡的,不再用担心城管。a.b.     3.抗法雕塑像下,一群老粤曲爱者在演唱,毕竟功底深厚,唱得有板有眼,引来了众多听众。     4.大人、小孩们对湖边立着的警示牌视而不见:湖中水深,依然兴高采烈地看湖中的小鱼。危险啊。         5.这动物园门前的木瓜树有点怪,一棵树有4条树干,张牙舞爪的,居然还结了许多果。     6.月影湖畔的树荫下,大妈大叔们在打扑克,好不惬意!     7.藏胞也在公园游玩,享受这明媚的春光。     8.这老伯,为逗孙儿乐,用网在湖捞小鱼。老伯呀,你这“榜样”可不好!     9.回到跃进路与南方路交界的红绿灯处,却发现:周日的违章者并不休息,开着摩托车,乘客也不戴头盔,迎着红灯照冲不误,交警呢,大约也休息了。     10.新装灯柱的基础,水泥没干,就被无公德心的人踩烂了,如果是他自家的呢?
    阅读(2367)  回复(3)   查看全文>>
  • [2013-12-24]美在技师学院 [图]
    日前,“美在技师学院”现场摄影创作比赛现场精彩纷呈,我挤不进水泄不通的人群中观看和拍摄,只好拍摄摄影师与默默地为这次活动辛勤劳作的人们。庆幸采撷了这次活动中的几束小花,以飨读者。
    阅读(3863)  回复(0)   查看全文>>
  • [2013-12-19]廉江良垌镇丰背村轶事 百年古村的景象 [图] [精]
                                       廉江良垌镇丰背村是一条有两千余人口的古村庄。在村内,你可以看到百多年的古宅、无法考证年代的石斧、石鼓,其独特的民风、神奇的传说,彰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最令人称奇的是,村外有一棵逾二千年、盘桓在山坡上的血藤,其占地数亩,枝叶茂盛、遮天闭日。村民们视若神明,逢年节供奉。 年例,丰背人便摆上大剦鸡,再恭恭敬敬地斟上自家酿造的米酒,祈求先祖保佑老少平安,五谷丰收。 蓝天白云下,村舍错落在绿荫掩映中,好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 丰背村中100多年历史的楼房,仿佛向人们诉说当年的辉煌。 丰背村特有的大面包。村民将摆上案台上,祈望来年丰衣足食。 每逢喜庆的日子,林召棠的状元及第牌匾便高悬在祠堂前面,丰背人把林召棠作为人文文化的根保全下来了。 这棵盘桓在山坡上、盘根错节、遮天闭日的血藤,村民们视若神明,逢年节供奉,不许损毁其一枝一叶。 这在丰背村出土的石斧、石鼓,谁能猜测,丰背村有几多深厚的文化淀积? 千年的巨藤、独特的民风、神奇的传说!谁来掀开丰背村神秘的面纱!
    阅读(9079)  回复(0)   查看全文>>
  • [2013-12-18]台风前的调德 [图]
    11月初,吴川调德村。台风将临,浪借风势,海上卷起千堆雪,惊涛拍打着岸边的岩石,浪花如飞溅的碎玉,煞是好看。才拍了几张,太阳已下山。太可惜了!
    阅读(1606)  回复(0)   查看全文>>
  • [2013-12-1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今晨,值赤坎水库放水,水流奔腾而下, 浪花飞溅,蔚为壮观,引摄影爱好者蜂涌而至。
    阅读(1621)  回复(4)   查看全文>>
  • [2013-12-18]镜中自有大千界 [图]
    沟通?洞察?
    阅读(4619)  回复(1)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