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放广告
  • 0
    回复
  • 849
    阅读
  •     
  • 字体大小: 发表于:2014-07-25 17:00
    岭南师院乡约启航实践队队员心得

     一天走下来,挺累的,双腿有点酸,可说句心里话:满满的都是幸福感。

    作为调研组的负责人,今天我和组员们开始了第一步的工作——对彩楼村村民进行问卷调查活动。我们按计划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四个人,每个人分别负责提问、记录、拍照和拍视频(必要时进行)。其实我们昨天已经在村中大致走了一圈,初步了解大概的情况:房多人少。但今天,我们还是饱含热情去把调查工作做好。

    若想要从村民那里得到支持和帮助,获得宝贵的信息,首要的还是能够沟通交流,即懂得本地方言,而这也是我们开展问卷调查活动的一大障碍——除了礼貌用语,其他话基本听不懂。尤其是我,觉得特别不甘心。因为我的家乡方言跟这里的差不多,都叫“涯话”,跟客家话有点相似。而且在家的时候,父亲和大伯交流时用的也是乡下话。我听是没有问题,可就是说不好,简单的句子还可以,但是句子复杂一点,语速快一点,我就有些无所适从了。即便有茂名高州的政员,我们与村民之间还是难以沟通。最终,我们是先用简单的方言区询问对方是否听得懂白话或者普通话,若发现对方还是一头雾水,我再努力地讲一些涯话,尽量让对方了解我们大概的情况。

    彩楼村的范围很大,虽然当地很多人外出打工,长期留在本地居住的村民很少,但是我们还是得走遍全村。被采访到的村民都很热情,不管我们的目的是什么,知道我们是大学生之后,便热情的邀请我们进屋喝茶,休息一下。特别是一个三口之家,夫妻俩招呼我们进屋里坐,青年儿子给我们倒茶水。关于问卷的问题他们都作出了详细的回答,不管了解道多少,是否深入,他们都非常认真地和我们交流,把了解到的相关信息都告诉了我们。离开之前,叔叔还特地摘了自家种的黄皮果送给我们——整个过程,让我们觉得心中满是温暖,毕竟收获的不仅是本次出行的目标信息,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情味。

    除了调研的工作内容,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那种“老人与狗”的现象:绝大部分的家庭都是青壮年都外出打工,老人留在村里带着小孩。虽然我此前有通过新闻报道了解过“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或者“父母替我看孩子”的社会现象,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强烈的感受。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尽管都是高楼,有些装修的不赖,但是走近一看,居住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其幼小的孙子孙女。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看门狗。难得看到几个青年人,都是因为学校放假回家,帮忙照看小弟小妹。到了晚上,我问了住在院子的一个四年级小学生——“想爸爸妈妈?”“特别想!”他笑着回答。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爷爷带着他生活,还好他特别懂事,让人省心。

    来到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地方,一切因未知而带给我我们前所未有的神秘感、新鲜感。调研工作只是初步,未来几天,我们定会更加投入,总结开展工作的技巧,是效果更加理想。

     
    喜获0朵鲜花

    惨遭0个鸡蛋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相关主题: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