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放广告
  • 0
    回复
  • 1594
    阅读
  •     
  • 字体大小: 发表于:2014-01-15 10:02
    “城市合并”再成广东两会热议话题:深莞惠应该合并

      

    “城市合并”再成广东两会热议话题,致公党广东省委提案建议:

    深莞惠应该合并,避免“大马拉小车”

    2013年1月广东两会上,深圳选出的省人大代表提出了深惠莞合并的建议,一石激起千层浪。昨天下午,2014年省两会正式拉开大幕,在政协广东省第十一届二次全体会议上,致公党广东省委提交提案,建议不但合并深惠莞,更可合并广州佛山、潮州汕头、湛江茂名等,“只有这样,广东才能一方面大幅度降低行政成本,另一方面,又为广东未来发展增强后劲,缩小区域发展差异。”

     

    广东地级市过多规模过小

    “目前广东省共有2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排名全国第一。”致公党广东省委在《关于优化广东行政区划设置的建议》中认为,问题在于这21个城市中,广州、深圳、佛山、东莞4市经济总量(GDP)占全省的比重就高达63.155%、常住人口所占比重为36.844%,其它城市经济总量、人口数量偏低,17个地级城市平均每个城市经济总量(GDP)为1196.825亿元,每个城市常住人口为390.267万人,其中7个城市经济总量(GDP)不满1000亿元,7个城市常住人口不满300万人。

    在城市管理幅度上,广东平均每个地级及以上市管辖县级行政区为5.76个,即使不计东莞、中山(没有所辖县级行政区),其余19个城市平均管辖县级行政区也只有6.37个,而江浙鲁等沿海发达省份均达到8个以上。

    之所以广东地级城市过多和规模过小,致公党广东省委分析,主要是20世纪80、90年代短时间批量设置地级市所致,“城市化进程时间短、缺乏严密论证、行政主导等,今后广东行政区划优化设置决策应以此为鉴。”例如,1979年深圳、珠海同时设为地级市,1983年佛山、梅州、茂名、江门同时设为地级市,1988年东莞、中山、清远、阳江、汕尾同时设为地级市,1991年潮州、揭阳同时设为地级市,1994年云浮设为地级市。

     

    行政区划严重阻碍

    行政效率和经济发展

    致公党广东省委认为,与东部沿海省份相比,广东现行行政区划问题尤其明显,严重阻碍了广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其一,普遍出现“小马拉大车”和“大马拉小车”的问题,各地级市中心城市经济实力与所辖区域严重不匹配。“小马拉大车”主要表现在粤东西北部分地级市中心城市缺乏相应的经济实力,无力发挥应有的辐射作用和拉动作用;“大马拉小车”主要表现在珠三角中心城市(如深圳),由于所辖区域面积过小,不能充分发挥其经济中心城市功能。这种区划设置的不合理状况,既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也加剧了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

    其二,如何降低行政成本?推进“大部委”体制是一个方向,但对广东而言,十八大提出的“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更应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适当合并、调整现有地级市设置,可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其三,在30年发展进程中,粤东西北部分地级市条件环境并不差,但其发展始终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上已形成盘根错节的利益格局,在现行行政区划下窒息了改革活力,区域性文化、体制因素也阻碍了改革发展。要打破这种固化的利益格局和封闭保守的文化体制痼疾,行政区划优化是一个可行的切入点。

     

    以城市合并带动城镇化

    “未来城镇化的引擎就是一批有较强经济辐射带动能力、有创新活力的区域中心城市。”致公党广东省委提出,广东如果不进行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势必影响广东城镇化进程,从而影响未来10年经济发展。广东与江苏相比,在整个城镇序列中,广东相对薄弱的是地级市和县级市,广东最需要加强的也是地级市实力,只有这样,广东才能一方面大幅度降低行政成本,另一方面,又为未来发展增强后劲,缩小区域发展差异。这可以成为一个契机,推动新一轮的广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粤东西北发展潜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新闻背景

    2013年1月广东两会上,来自深圳代表团的省人大代表王苏生提交“将深莞惠合并”的建议。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深圳和广州的中心城市地位,但是如何在未来让广深这两个中心城市发挥更多的经济辐射作用,王苏生建议,应该重新评估各个地级市设立的必要性。

    王苏生建议,将深圳、东莞、惠州合并,并拆分汕尾、阳江、清远,以降低行政成本,协调区域发展。其中,汕头、潮州、揭阳的合并建议在省两会上得到了潮州市市长的支持。王苏生表示,如何具体合并并不重要,但关键是要减少行政层级。对深圳而言,“大马拉小车”,“小马拉大车”的现状已经影响了深圳经济实力的发挥。

    □观点

    省政协委员、致公党员李惠东(广州):对于城市区划的调整,普通百姓乐见其成,例如打电话不用再拨区号,随处搬家不用再忧虑换了城市带来种种不便等等,区划调整的最大阻力可能来自官员,毕竟城市合并,职数肯定会减少。相比之下,国外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别对百姓几乎没什么影响,医疗等社会保障不会因为城市不同有所差别。

    省政协委员莫浩棠(东莞):石马河流经深莞两地,需要两地政府更加密切合作,才能让河流污染治理进一步改善,目前合作的情况不容乐观,如果两地行政区划上统一,对于石马河以及两岸的居民,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林航观察(深圳):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还没有一个城市群能够与纽约、芝加哥、东京、巴黎、伦敦为核心的世界五大城市群比肩,这五大城市群不但操控了世界资源的定价和分配,而且在事实上也成为了驱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专家看法

    深圳的扩容是必然选择

    针对致公党广东省委会提案,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昨日表示,未来深圳的扩容是必然选择。他认为,深圳作为副省级城市,区划面积仅为1900多平方公里,相比全国类似的城市而言是非常小的,而这已经对深圳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障碍。“深圳一直肩负着国家改革发展的重要使命,以深圳目前的情况来看,行政区域的限制让深圳不能充分发挥政策红利,而一旁的惠州面积有1万多平方公里,是深圳的5倍多,人稀、资源多,正是由于行政区域的关系让两个相邻的城市产生巨大的落差。”

    此外,宋丁觉得,三地政府近年来一直都在强调和深化“深莞惠”的合作和对话机制,但目前的真实情况却是三个城市之间的交通、河流治理等小事都处理不了,“行政规划之外的政府合作是空话。”宋丁称,面积的限制对深圳经济发展、产能的进一步释放以及多元化产业调整规划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是否以深莞惠的模式进行扩容和整合,宋丁认为,目前仅仅是一个提案,是呼声,但考虑到深圳的特殊性,未来可能需要上升到国家的层面进行讨论。“从长远来看,行政区域的调整会面临很大的障碍,深圳的调整应该放到全国大的空间内进行规划和研究。”

    除了全市的区域划分外,宋丁还对我市内部的区域调整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未来深圳内部的区域也有调整的空间。早年的龙岗、宝安等大区划分出了大鹏、龙华、光明等区域,眼下发展得都很不错,正是由于新的区域划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龙华成为福田中心区向北的腹地,发展前景可观,光明和坪山是未来新产业的集聚地,是对过去宝安、龙岗代工型产业的升级。而前海更是受全国瞩目,是新兴产业中能量最高的产业链,堪比华尔街,将代表着中国金融业的未来。宋丁称随着深圳产业的不断升级和调整,未来不排除重新进行行政区域的调整,“一切都是着眼于整个城市的发展,只要充分调研,合理规划,一定可以激发空间的活力,带来新的发展增长点。”(晶报特派广州记者 杨志敏)

    <!--/enpcontent--><!--/enpcontent--><!--/enpcontent--><!--/enpcontent--><!--/enpcontent-->
     
    喜获0朵鲜花

    惨遭0个鸡蛋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