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亦云发布时间:2013-11-07阅读[22017]回复[7]字体大小:

 

赤坎的庙宇何其多,要问哪一间是最早建成的?许多老赤坎人都会说,非水仙庙莫属。诚然,水仙庙--这座赤坎还未开埠时就已经存在的庙宇,正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在雷州半岛地段、明清时期赤坎商埠的一个重要物证。

 

 

 

 

 

 

 

----水仙庙夜话

 

夜访水仙庙

初夏的晚上,象往常一样,我在赤坎的小巷中穿行。夜色朦胧,月光如水,行至南兴街,忽闻水仙街飘来阵阵乐器的敲打声和演唱声,隐隐约约的如仙乐,循声寻去,原来人们又在水仙庙的门前搭起了戏台,正演出着木偶戏,影影绰绰的灯光下,戏台的木偶在晃动,数十观众正沉醉在剧情中。

 

 

 

我找地方坐下,见一老太婆正前后地忙碌着,待她稍闲,便与她交谈,知其姓袁,年近八十,说起来还是我的远亲。袁阿婆一家与水仙庙很有渊源:祖籍坡头区龙头镇的她,祖公(人称美叔公)这代自小就在赤坎谋生,带着她的爷爷住在水仙庙后面的南兴街;50年代初,袁阿婆的父亲袁侨万全家搬到庙旁的小屋里住。几年前,袁阿婆虽然搬出去住了,但依然在这间小屋里摆放生活用品及庙里的用具。上世纪90年代,袁阿婆从赤坎中山五金修理厂退休后,便义务管理庙里的事务,诸如管理功德金、打扫卫生、为香客供应香烛、安排木偶戏演出等。有此经历,对水仙庙历史的了解,袁阿婆就很有“权威”。袁阿婆说,文化大革命期间,水仙庙里的物品都当作封资修的东西被清理,神台被推倒,神像被扔出外面,准备用作修建庙宇的两条石柱也被推倒,因太重搬不走,被人们放在庙旁,这一放就是四十多年。文化大革命后期,水仙庙成为了中山管区社队企业的铸铜工场。

 

 

水仙庙与水仙井轶事

    水仙庙位于民主路与中山路交界附近的一条小巷旁,这条小巷因水仙庙而得名水仙街。小时,我住在民主路与水仙街交界处,依稀记得,当年的水仙庙很破旧,与赤坎大多庙宇一样,门面灰不溜秋。庙前有一口小水塘,水塘中有泉眼,终年涌出汩汩的清水,流向路边的水沟。庙门口种有一棵榕树,亭亭如华盖,是人们纳凉聊天的好去处。

水仙庙室内面积约40平方米,庙高4米,庙前门楣挂一幅石板制成的匾,刻有两行字,上行书炎河二帝,下行书水仙庙。水仙庙门前的空地面积近60平方米,旁设香炉,人们在庙内祭祀完毕,便会到庙外的香炉烧香烛,木偶戏也就在这60平方米空地上搭建的临时戏台上演出。

水仙庙的台阶两侧各有一口古井,都叫水仙井,左边的井水可饮用,右边的用作洗衣物。现在赤坎家家户户早已安装了自来水,但因水仙井的水质清甜甘洌,附近居民仍喜欢打这井水饮用,更有居民说,暑天时用水仙井的水煲粥,放三日都不变味。为了保持水质干净,水仙庙配备了公用的水桶以供人们打水,晚上,人们用木板盖好井并加上锁。最奇特的是,如果少人用水,井水就会慢慢地涨到井边,比民主路的路面还要高。

 

 

 

炎帝和河帝的传说

人们为何要在这原是码头的旁边建造庙宇?袁阿婆说,水仙庙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民间流传,宋朝至200年前,水仙庙前的民主路还是一片汪洋,明末清初年间,一条商船从湛江地区往南洋,不料在沙湾海遇上风暴,被吹到现今民主路附近的海面,船沉了,几个商人奋力游到现水仙庙所在地的岸边,几经波折,终于上了岸,商人认为,这是神灵保佑才得以生还,便许下愿,若我等做生意有了钱,便在此建一庙宇,送上牌匾,祭祀当地神灵。数年后,这几个商人如愿地发了财,便来承诺许愿。这段传说,赤坎《大通古文化》可作印证:送联者清代人林兴,从赤坎运货往南洋,台风骤起,致船破,扶残帆浮于海,幻见二帝相助,而得生还,因此虔送此联酬神。这段关于水仙庙的描写虽带有迷信色彩,但从中可见当年赤坎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雷州半岛地段、明清时期赤坎商埠的一个物证。

与其他寺庙所祀之神或是佛祖、观音菩萨;或为汉代以来的真人;或传说中的能人所不同的是,水仙庙供奉的两个神像分别叫炎帝与河帝,河帝脸上长了一撇胡子,神态威武,炎帝没有胡子,面貌安祥。炎帝号称“以火德王”,伸手派造田,教民众刀耕火种,故也称神农氏;至于河帝,有两说,一是夏禹,一说是黄帝后裔共工,是历史上治水有功的人。庙内有一副木制对联,字用珍珠壳篏成,上书:“来*初兴,功资稼穑”,这是歌颂治水有功的河帝。同时与这副木制对联存在的还有两条龙,也是用珍珠壳篏成,现已不知去向。

现今水仙庙里的神像是袁阿婆和经常到庙里帮忙的郑阿婆根据当年老人们对神像的描述,找能工巧匠制作的,花了6万元,另制作神龛4万元。袁阿婆说,河帝的来历无法考究,而炎帝的出生倒有一段神话般的传说--当年赤坎有一名叫女登的女子,某日正行走在赤坎江边,忽见一艳丽的仙桃顺江水飘流而下,女登便打捞仙桃吃下,不久怀了孩子,生下炎帝。这传说很容易使人们怀疑:这女登是否生活不检点,导致未婚生育,于是杜撰此故事以作掩饰呢?不过女登生下了后人瞻仰的炎帝,总算是功大于过罢。

 

 

古商埠的原始遗迹

水仙庙前半部份的墙壁因早年坍塌,现在的墙壁是几年前重新砌砖修复的,而后半部份的墙依然是近千年前的土墙,土墙是当年用木板做墙模,中间填以配上土制片糖,糯米的黄泥,用木头夯实而成。这种土墙十分坚实耐用,现今雷州半岛农村的房子仍有这种建造房屋的工艺。

水仙庙和水仙井是赤坎地面上现存的唯一的古商埠的原始遗迹。建在陡坎之中部的庙堂,居高临下,庙旁一条窄小路,由青石砌成,通往南兴街,大通街等古商埠。这一层层的青石台阶,宛如一本本叠起来的书,乌黑发亮的青石板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仿佛向人们诉说着赤坎街的古往今来。据史料,水仙街正是当年大通街商埠的码头之一。朋友说,他太公曾在码头当了一辈子咕哩(搬运工),每天从停泊在民主路的木船上卸下货物,扛到大通街上的商铺。

行走在水仙街的青石板上,我们仿佛轻轻地掀开了尘封的历史,依稀看到百多年前水仙码头那熙熙攘攘的繁华景像。

水仙庙前原有一棵高大的榕树,据说有近千年树龄,可惜的是,在1996年的一场台风中被吹倒了,人们将其扶正,却不能复活。郑阿婆说,这榕树也奇怪,临死也不愿伤人,当年倒塌时,硬是撑在离地近两米高。现今在原来的位置上,人们又种上了一棵树,依然是榕树。

 

 

 

 

水仙庙前的木偶戏

多年来,水仙庙的香火鼎盛,每逢农历初一、十五,香客们便纷至沓来,庙内庙外,终日香烟缭绕。还不时请木偶戏班在庙前演出,费用由香客中的老板提供,300元演出一晚,“老板”大多是香客中的大妈,出资300元便可潇洒地当一回“老板”,请街坊邻里们看一晚木偶戏,何乐不为!不过这老板并不能随时可请戏,每场戏的演出日期、时间要由袁阿婆安排。一个月中,如有较多老板请戏,往往便白天黑夜连续演出十多场。木偶戏班来自吴川市黄坡镇,吴川木偶戏传说源于汉,兴于明,自福建传入,是最原始的木偶戏剧种之一。

 

 

所谓木偶戏班不过是三人和带来的两木箱道具。木箱内装26-28个木偶、18根木条或竹竿、8条绳子,一辆手推车就可把全部道具运走。

我看过木偶戏的演出,印像实在很深:晚上八点,在庙前搭的临时戏台上,演出开始了,演员便从木箱中取出道具,道具有身着五颜六色古装戏服的木偶,刀、剑之类的兵器,都挂在戏台后面的挂钩上,还有各式乐器,也一一地摆放戏台旁。

 

 

 

木偶戏演员多为男性,其中一人为锣鼓手。吴川木偶戏的乐器仅有锣、鼓、钹和卜儿(即木鱼),由一人掌控敲打。这些乐器摆在后台右下方,锣鼓手双手执鼓槌,用以击鼓敲锣和卜儿。钹则由脚控制,由脚趾头夹着往铺有木板的地面撞响。一人操控四种乐器。除了锣鼓手外,其余的演员则分别操控木偶进行演唱道白表演。女角色的还要以女声进行演唱道白。吴川木偶戏向来没有文字剧本,只有一些演戏的规矩要领,戏本和内容则是靠师徒口耳相传和演员在了解了剧情后进行创作演出,不时还有不少情节是临时即兴编演的。

 

 

剧情不外是祈福、邪,还有爱情、三国、武打等。唱词和对白大多是口语化,还大量运用比喻、比拟、双关、歇后语和析字等修辞手法,唱声时而高亢激越,时而婉约低回,使得演唱贴近生活,符合群众口味,显得亲切、生动,富有韵味。

 

 

 

 

水仙庙现状与其的研究价值

    水仙庙在去年农历11月重新修建,两条雕龙石柱树立在庙前,重新上了漆,袁阿婆说,安装石柱动用了不少人力,石柱重达一吨半,因此专门买了起重器具和支架。几经周折,终于将石柱树起,并在柱顶装上了遮雨棚。雨棚下,砌了石台石椅,现在人们在庙外,再也不怕日晒雨淋了。

水仙庙,这间赤坎还未开埠就已经存在的庙宇,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在雷州半岛地段、明清时期赤坎商埠的一个重要物证。我想,应该对其加以保护,这对挖掘和研究赤坎的历史有其重要意义。      

边看戏,边与袁阿婆聊天,不知不觉间,已到深夜,月光格外的皎洁,戏台在灯火的映照下,漂渺若仙境。与袁阿婆道别后,我踏上回家的路,木偶戏依然在演出,如仙乐般悠扬的戏曲声却渐行渐远,终于消失在夜色朦胧的寻常陌巷中……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网友回复:
奇儿 发表于:2013-11-07 18:54

支持呀,介绍得这么详细!!

俊颖 发表于:2013-11-08 09:38
介绍得很详尽,楼主的文笔和图片都很棒
无奇 发表于:2013-11-08 10:14
不错的记录者。
夏至 发表于:2013-11-08 11:13
听了一个绘声绘色的故事,看了一场精彩的表演,了解了曾经鼎盛的水仙庙!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相信这是很多老湛江的回忆!
法海我只懂爱 发表于:2013-11-08 11:30

有意思,有空我也去采采风。

燕燕于飞 发表于:2013-11-08 12:11
水仙庙的历史和人文气息很厚重。
亦云 发表于:2013-11-10 13:39
     前几月 ,将 图文作了些修改后,在湛江日报发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