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简介
 卡扎菲
530
帖子
2020
积分
1
粉丝
发短信 加关注
 空间
  • 总访问量:90698
  • 今日访问:182
  • 注册时间:2011/3/28
  • 上次登录:2011/3/28
日志分类 <全部>

日志 TOP10

日志:

 

 

 

        新闻现场直击:2007年3月央视《360度》望子成龙节目报道,学生放假竟比上课忙,在寒假中同时报四五个学习班的学生有很多;许多学生都是按照家长的安排奔波于各种培训班的,为做一个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做准备,而对于即将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更多的则是在为考试备战。一位孩子手中持有41张证书、奖状,可她的父亲对孩子是否能进入好的初中仍十分茫然。这是目前国内众多小学生们的实际现状,“强迫式”的学习方式让他们没有能力反击,只能听命于父母的安排。鉴于此,本期《父母时光》特别关注这一社会话题,就“放下强迫,学做农民式父母”展开讨论。


其实,养育孩子像种庄稼,这一比喻由来已久。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种田与育人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感悟农民种田,形成教育智慧,正是本文的出发点。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没错,农业是有生命的,有它自身的内在力量,对这种内在力量,外部环境不能彻底改变它,只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培育它。“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这是著名的赏识教育家周宏老师的基本理念。


那么,做为父母,究竟应该向农民学习什么呢?


●种庄稼要首先了解作物的习性,养育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的特性。


我们知道,农民在播种庄稼前,必须先了解庄稼的习性,在合适的地理位置栽培合适的作物,否则,轻者收成大打折扣;重者徒劳无功、颗粒无收。


同样的道理,父母养育孩子,也一定要先了解孩子的习性。有很多研究成果给我们提供了科学育人的理论依据。如,儿童的气质类型有:平易型(随和型、容易抚育型)、麻烦型(困难型、抚育困难型)、发动缓慢型、中间型(中间偏平易型,中间偏麻烦型)。那么,因为气质类型不同,有的婴儿很乖,吃饱就睡;有的婴儿经常哭吵,生活少有规律,很难养育;有的孩子也哭,但适度,容易安慰。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气质特征,根据气质特征指导孩子的喂养和培养睡眠习惯,对儿童的情绪反应作出不同方式的处理,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比如对于发动缓慢气质类型的儿童,要勤观察,细照料,耐心等待,积极主动地提供环境刺激。对于麻烦气质类型的儿童,不要对他们的情绪作出过度的反应,而应在理智分析后作出适当的反应。


同样,每个孩子的优势智能领域也各不相同。按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势智能。一般来讲,人的智能分为八个,即语言逻辑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想象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运动智能、自然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知自醒智能。作为父母,可以通过观察或专业机构的测试,分清孩子的优势与弱势,有针对性教育,用优势带动弱势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比如数学逻辑智能好的可以学学奥数,空间想象智能好的可以搞搞发明创造,音乐节奏智能好的可以学学乐器……这样,孩子学的开心,父母看的舒心。


●种庄稼要尊重庄稼本身的生长发育规律,教育孩子也要尊重人的生长发育规律。


正常的农民不会做拔苗助长的傻事,他们做的,只是根据庄稼本身的习性、生长规律以及长势,及时整地、播种、锄草、施肥、除虫,收割。


孩子就像秧苗花树,父母可以浇水,松土,除草,施肥,但必须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几年前,韩国刮起周岁婴儿补习英语之风,最近又兴起婴儿学瑜伽、学哲学,甚至学走路的风潮。遗憾的是,在如此重视婴幼儿教育的社会气氛中,居然产生了人们原先没料到的副作用——在父母拔苗助长的压力下,不少婴儿得了自闭症。韩国首尔感性认知研究所精神科医生孙升恩表示,“韩国婴幼儿的精神病患者,已占精神病患者总数的30%~40%。这些婴儿患病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家长强迫性早期教育的压力。其症状为情绪不安、注意力障碍、认知发达不均衡等。”这股早期教育热潮出现的偏差已经引起韩国上下的关注。这一现象值得父母们深思。


●农民会在尊重地理环境和庄稼生长规律的前提下尽力优化庄稼的生长环境,正常的农民不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庄稼上。大环境具备,小环境优化,庄稼自然会长好。


那么,怎么优化孩子的生长环境呢?如,父母要相亲相爱,创造融洽、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要亲力亲为,建设学习型家庭,做孩子的榜样;父母要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辅助孩子确定发展目标,不要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强加到孩子头上;父母要尊重孩子,不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不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父母通过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自然会健康成长。


●农民在庄稼长势不好时,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父母在孩子出现问题时也要遵循这个规则。


老农说:人勤地不懒;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农民在庄稼长势不好、收成不好时,总是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好。


父母在这一点上确实该向农民学习。孩子出生时是一张白纸,没有任何不良习惯。但后来,有的孩子却出现了睡觉需要大人抱着才能睡着,吃饭需要大人追着才肯吃,达不到目的就打滚,及至再往大点,咬手指头了,爱跟小朋友挑衅了,不愿上学了等等,这是怎么回事?很多心理咨询师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准有一个问题家庭。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大人之间的互动对孩子的影响。


也许父母不是天才,但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做父母的不可能选择孩子,但可以改变教育孩子的态度。态度变了,孩子的命运也许会发生巨变。


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让我们做农民式的父母,向农民种庄稼那样养育孩子!


转自《父母时光》0801期特别关注




来源:半岛家园
  楼主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