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唐伯虎点蚊香发布时间:2011-10-26阅读[1617]回复[0]字体大小:

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北京一个建筑工地上,一外地民工偶然和工程师攀谈之中得知两人是同一年参加的高考,而且考取了一样的分数,当时全国实行统一卷。但是只因为两人生在不同的省市,在决定人生命运的关键转折点—高考上,两人的人生轨迹截然不同。




10月24日,包括北大法学教授张千帆、法学家郭道晖等在内的十五位著名学者及社会人士联名上书国务院,提请审查并修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取消高考和招生工作中的考生户籍限制。在当今中国,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外来人员子女无法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现象越来越凸显,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以及对教育公平的拷问。我们也知道,国家相关部门研究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已经有很多年,都因为种种原因而“光打雷不下雨”,不知道此次条件是否成熟,国人期待的取消高考户籍限制能否得以实践。

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充满公平期待


    10月24日,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在内的15名公民联名向总理写建议书,提请国务院审查并修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呼吁取消有关“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和招生”的规定。这份将近6000字的建议书已通过特快专递寄出。15名公民认为,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导致随父母迁入城市就学的学生无法在学籍所在地报名,剥夺了随迁子女和本地户籍的学生一样参加高考并获得录取的平等机会。(10月25日《新京报》) 


    外来工子女在城市读书,却不能在城市参加高考,这种现象由来已久。有的孩子甚至在求学地与户籍地都无法参加高考。去年,万余家长曾签名上书教育部与北京市教育局,呼吁解决外地借读生的高考资格问题。高考的户籍制度该不该取消?这个问题曾多次引发热议。针对于此,众多专家学者及社会人士,以公民的名义联名提请国务院,呼吁取消高考和招生工作中的考生户籍限制。体现了专家学者们的公民精神与人文情怀。


在我看来,不合时宜的户口藩篱确实应该拆除,但是考生户籍限制并非根本问题。有报道说,多数省市已经或正在取消城乡户籍差别,这是个好导向。但这主要说的是城乡二元制的差别,户口地域差异与户口附加值并没有根本改变。在招生总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外来工子女在求学地高考,就意味着当地考生多了一个竞争对手,这对当地考生相对不公。 


   问题该如何求解呢?我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个教育公平问题。虽然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相对公平还是有的。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外地户籍考生在当地参加高考,对当地学生不公平。但换一个角度看,如果招生体制公平合理了,孩子到哪里参加高考都一样了,哪个孩子刻意去办高考移民,哪个地方又会拒绝孩子参加高考呢?因此,考生的高考权利之所以游离在户籍制度之外,不能怪孩子家长移民,也不能把板子全打在户籍制度上,不公平的教育体制、招生体制才是问题的根源。 


    由于多种原因,各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生源数量与高等教育资源不对称的情况客观存在。这本需要教育部做好宏观调控,公平分配资源。但事实上,现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并不能体现公平。由于招生体制画地为牢,许多全国重点大学越来越地方化,在办学所在地的招生比例高居不下,俨然形成了教育割据局面。由于高校资源丰富,这种情况在首都北京更为突出。有消息说,北京市以不到全国总人口1%的1200万户籍人口占据了清华、北大10%的招生名额。公众在感叹北京考生太幸福的同时,也对招生公平提出了疑问。 


    前几年中国政法大学先行一步,建立了按各省市的人口比例确定招生指标的制度,受到社会好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改革热情并未撼动招生地域差异的坚冰,目前没有第二所名校跟进。教育部顾及部分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省市的态度,一直不愿触及高考公平、录取公平的教育公平内核。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人们参与改革发展成果分配的热情高涨,公平的受教育权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而以地域为界限的差别化高考招生制度越来越成为教育公平的绊脚石。它继续“合理存在”已经不合时宜,教育部迟迟不启动高考招生体制改革,以分省市自主命题的形式回避高考成绩的可比性,不仅辜负了外来工子女的热切期待,也回避了亿万民众对教育公平的合理利益诉求,难以让人满意。 


    学者联名呼吁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再次把高校考试公平、招生公平的问题摆上了桌面,体现了对教育公平的期待,代表了广泛的民意。无疑值得讨论。只有相关户籍制度、教育制度、招生制度作出调整,只有更多的大学树立“全国一盘棋”的大教育观,摆脱狭隘地域圈子的意识,才能体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和谐,真正实践“大学之大”的大学精神。 在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的当下中国,外来人员子女无法在流入地参加高考,可视作教育制度滞后于社会发展的一个表征,不仅教育部多次表示要推进异地高考,温家宝总理8月28日在河北省考察时也指出,要抓紧研究制定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异地高考早已是大势所趋,但这个“趋势”似乎太过漫长,目前,推行“异地高考”既无路线图也无时间表,教育部鼓励各地先行先试,各地则等着教育部拿方案,异地高考光打雷不下雨。 


  推行异地高考难在哪?当然是现实利益的重新调整外来人口较多的省份,大多是经济较发达省份,同时是基础教育质量较好、高考录取比例较高的省份,外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势必挤占户籍考生上大学机会,必将遭到户籍考生及其家长的反对,进而影响地方政府的决策。 


  怎么办?外来人口也是当地纳税人,而且各地教材与高考试卷又不相同,政府不能对此长期视而不见。难道要坐等户籍改革完成、户籍壁垒消失之后再推行异地高考?当然不能。在我看来,异地高考其实可以绕过户籍壁垒单兵突进:根据某地外来考生的报考人数,增加相应比例的招生名额,尤其是相应增加重点高校招生名额,让该地的高考录取比例、重点高校录取比例与实行异地高考之前大致相等,这样,外来考生就不会挤占户籍考生上大学机会,各地对于推行异地高考的抵触情绪则有望逐步消除这其实也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在不减损户籍考生利益的前提下,增加外来考生的权益,避免冲突,以“特事特办”的形式绕过户籍壁垒,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调整各地高考招生名额,尤其是调整教育部直属重点院校在各地的招生名额,这个权力掌握在教育部手里,只有教育部先动起来,制定出明确合理的政策,地方才会闻风而动。从这个角度看,推行异地高考,教育部应该有更多作为,成为这项改革的主导者、推动者,而不能一味等待地方先行先试,更不能让各地自行其是。

80%的受调查家长因为各种教育户籍限制而把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上学,其中包括随迁子女不能正常升入高中、不能参加高考,以及由于户籍歧视产生的小学入学难、赞助费等问题。 

    学者们建议国务院重新审查这些规定,取消这种户籍限制。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记者联系到“建议”中共同署名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研究员曲相霏,她表示,这并非张千帆等学者第一次提交针对高考制度的建议。 

    近两年来,他们曾多次通过学术会议、网络调查、与人大代表对话等方式,推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讨论,寻找解决方案。 

    2009年底,张千帆教授等学者向教育部递交了《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建议书》,呼吁进行高考制度改革,保障平等受教育权。 

    2010年,一些高考学生的家长也向有关部门递交了建议书。“随迁子女在学籍地高考可以作为整个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曲相霏介绍说,这是他们提交“建议”的主要考虑。 

    记者看到,此份建议书共有15名学者署名,除了北大教授张千帆之外,还包括中国法学会教授郭道晖、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何海波、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熊文钊等。 

●建议内容 

     提供当地完整学籍 即可就地高考 

    该“建议”共分四部分,分别包括目前户籍政策带来的问题、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条件与配套措施以及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改革方案等。 

    张千帆等学者认为,教育部门可以通过考生必须在当地具备完整的高中学籍等严格条件进行限制,同时,建议政府放开社会办学。 

张千帆等人的建议措施(部分) 

    第一,立即废止教育部关于高考户籍限制的规定,并要求教育部将高考报名条件改为考生的学籍所在地;只要考生提供在当地接受完整高中教育的学籍证明,就可以在当地报考。 

    第二,督促教育部尽快研究制定统一的高考方案,在近年内实现全国统一高考;一旦实行统一高考,随迁子女的高考问题将自动消失。 

    第三,要求教育部研究制定平等的招生方案,促使部属高校不断降低本省市考生的录取指标比例,最终完全取消大学招生的地域歧视,实行公正平等的大学招生与考试制度。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网友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