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知足常乐发布时间:2014-06-24阅读[4780]回复[1]字体大小:

爱在微信里

——一位妈妈和双胞胎女儿的故事
卓朝兴 骆国和
图为娴姐的微信截图。
(资料图片)
<*** language="java***"> HideNewsPic();
  “现在教育孩子,不能再像我们当年那样了”,她建了一个叫“妈妈咪”的微信群,群里面只有她和两个女儿,母女间有什么心里话都可以在上面自由自在地讨论。

  1993年,当时28岁的娴姐生下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其中大女儿小婉只比小女儿小婷早出生两分钟。

  家有孖女,真让人羡慕不已。如今,这对昔日的稚龄女娃,已成长为娉婷少女。她俩不仅乖巧懂事,热爱学习,而且处事豁达,深得老师和亲友们的喜爱。作为母亲,娴姐是如何教育孩子们的呢?女儿们的成长道路上又会给我们哪些启示?6月19日,记者在赤坎对娴姐进行了采访。

  不挤高考“独木桥”

  “双胞胎之间是否真的存在心灵感应?”身为独生子、向来羡慕别人有兄弟姐妹的本报记者,好奇地先抛出这个问题。娴姐笑着回答:“有时候确实是这样。当一个女儿做了某个动作时,另外一个即使没看到,也往往会做出相同的举动。有时候,她们中的一个上午生病了,另外一个下午往往也会跟着生同样的病。”

  两个活泼可爱的女儿给全家带来了不少欢乐,可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2007年,娴姐的公公因病瘫痪了。“那时候,我和爱人都是下岗工人,有老人要赡养,还要拉扯两个孩子长大,处处要用钱,家里经济压力很大。”娴姐是个很实在的人,两个女儿还在读初中,学习成绩并不拔尖,她开始考虑是否真的要让孩子那么辛苦地去挤高考这座“独木桥”。

  因为关系到孩子的前途,为求慎重,娴姐还找到女儿们的老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商量,老师也支持娴姐的想法——于是,小婉和小婷没有考高中,而是上了中专。这在当时还是很少见的,母亲作出这个决定确实需要一定的远见和勇气。

  2011年,家里收入开始增加,而小婉和小婷也顺利升入了广东海洋大学同中专联合办的大专班,姐妹俩将来还打算“专升本”。这样,不用参加高考,她们也同样实现了“大学梦”,而且走得更加踏实。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过去那些年,爱人需要在家照顾重病卧床的老人,孩子们要读书,娴姐只能咬牙挑起养家的重任,像个女强人一样在外面打拼。经过几年的努力,她成了在港城业内颇有名气的广告策划人。

  因为工作关系,娴姐经常要组织和参加社会上一些活动,每次她都尽量把女儿们带到现场,让孩子早点接触社会,开拓胸襟和视野。每当学校放寒、暑假,娴姐也会要女儿们到团市委等单位报名,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避免陷入“读死书,死读书”的误区。

  女儿们在母亲的感染下,也养成了坚强、善良、乐观的性格,有空的时候她们就会主动去参加“情暖湛江”民间志愿者活动,帮助弱势群体,积极服务社会。

  只有三人的微信群

  “现在的孩子,可不像我们当年那样了,她们都很有自己的想法。教育孩子切忌光讲空洞的大道理,因为这样很容易引起她们的逆反心理。”娴姐说,每当看到网络上有一些“心灵鸡汤”式的美文或富有正能量的文章,娴姐就会及时转发到“妈妈咪”微信群里,让女儿们也看到。这种教育方法既时尚新潮,又易于被孩子们接受,很有实际效果。

  小婉和小婷现在都在单位实习,每个月也有一些收入,但娴姐从来不干涉女儿们对钱的支配,“她们都很乖乖女,从来不乱花钱。买衣服什么的,也都是到网上货比三家,‘淘’一些相对物美价廉的商品。在家里,姐妹俩都有独立的房间,我从来不会贸然打开她们的房间搞‘突击检查’。总之,我对她们是很放心的。”

  文/记者卓朝兴 通讯员骆国和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网友回复:
子珊妈 发表于:2014-06-24 17:03
这三母女,情暖人都很熟悉。的确是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