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亦云发布时间:2013-09-30阅读[4114]回复[4]字体大小:

                  

      











 

     在赤坎街,理发是一个古老的行当 ,在生活中谁也离不开它,因此,有必要探究一下赤坎理发行当的前世今生。

    过去,赤坎人将理发师称作飞发佬80年代以前的赤坎街,飞发佬遍布街头巷尾。飞发佬的家当很简单:一面镜子、一张木椅,一只小木箱,里面装的是理发铲、剪刀、剃刀、围巾布等工具。

天刚亮,飞发佬就准时上班了,住得近的,一手拿椅子,一手拎木箱,住得远的,将这两件物品用扁担挑在肩上。更远的,就将理发家当装到自行车上,使用自行车的飞发佬属于“游击队”,行动方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城市、农村都可见到他们的足迹。

飞发佬到了“岗位”,放好木椅,用围巾布拍打干净,将镜子挂在街边的墙上,便算开工了。我从小到大的理发,就是“帮衬”这些飞发佬的。

我经常“帮衬”的是住在永安街的“八爹”,“八爹”来自化州,精瘦,五短身材,目光如炬。“八爹”很健谈,边理发边同我讲“故仔”,他说,干理发这行是从他的太爷开始,传到他已经4代了,当年,化州人从事这行的很多,他实在不想儿子再做这行了,赚钱少、辛苦固然,还因为理发在解放前属三教九流之外,社会地位低下,被人看不起,到儿子这一代,不想再干了,让他做生意。果然,他儿子后来经商,发了点小财,在家族中,算是先富起来的人。可惜从此“八爹”的理发技术便无人继承了。“八爹”的技术精湛,懂得多种发型,什么锅盖头、老西头、小分头、而他最拿手的是剃光头。有一次,我等他给我理发,目睹他给一个汉子剃光头:只见他用剃刀在长条型的皮带上嗖嗖地磨了几下,左手按住汉子的头,右手揑着寒光闪闪的剃刀,在汉子头上飞舞,嚓嚓有声,汉子的头发如雪片般飘落,不一会,汉子的头便峥亮如蛋壳。看完“六爹”的表演,我目瞪口呆,头皮发麻!真切地体会了“危险过剃头!”这句话。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一故事,古代有个理发匠,在自己的理发店门前贴了一幅对联:“做天下头等事业,用世间顶上功夫”,正好被路经的一个将军看见,将军心想,好一个理发匠,居然有这样大的口气,不妨去会一会。将军进店坐下,让理发匠给他剃发,理发店里的苍蝇很多,有好几只苍蝇飞落在将军被递光的脑袋上,但见理发匠举起寒光闪闪的剃刀,挥向将军脑袋上的苍蝇,带着风声的剃刀到将军的脑袋前便戛然而止苍蝇一分为二,理发匠连续劈死好几只苍蝇,将军脑袋却毫发无损,这将军久经沙场,杀人如麻,如今见了这明晃晃的剃刀在自己的头上来回挥舞,被吓得面无血色。

剃完发,将军对理发匠说,你顶上功夫固然是世间一绝,但也不该拿我性命来卖弄,于是吩咐手下将理发匠绑在一棵树下,距离百步,张弓搭箭,嗖嗖嗖三箭,分别射在理发匠的左右耳朵及头顶旁,同样毫发无损。此是后话了。

当年的飞发行业,僧多粥少,于是就产生了竞争,竞争的开始,无非是将价格降低些、手艺讲究些,甚至给来理发的小孩送一粒糖果,再到后来,有的飞发佬的工具箱里便多了一些公仔书,免费提供给来理发的人看,这一“经营策略”令孩子们十分兴奋。要知道,当年在赤坎街租公仔书要一分钱一本,理个发,看它十本八本公仔书,岂不赚了!于是,吃这“头啖汤”的飞发佬门庭若市。有些孩子为了看公仔书,一个月就理了两次发,唉!这可害苦了孩子的父母!

80年代左右,与散兵游勇式的飞发佬同时存在的,还有为数不少的理发店,大多是集体所有制的,属于理发行业的“正规军”。理发师们同工人、农民一样,都是光荣的劳动者,有着同等的社会地位。这类理发店分布在中山路、九二一路、民主路、新华路等主要路段。理发店里设备齐全,配有电风扇,可升降、可坐可躺的专用理发椅、电动理发铲,理完发,有洗头、洗脸、头发打腊等项目。要接受这些“正规军”的服务,自然不是一角钱能搞掂。这种理发店,很受赤坎街市民的欢迎,很多人是打完一天工后,乌糟邋遢进去,经过洗头、洗脸、头发打腊,头光脸靓地出来,精神面貌马上为之一新,就可以去参加晚上的夜生活了。

我的印像中,集体所有制的理发店,也讲究理发文化,记得,我曾在一理发店门前,就看见一幅对联:虽然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横批是:唯我独尊 ,这幅对联写得与理发行业倒也贴切。

     时代在发展,从90年代至今,还有少量的飞发佬在赤坎的大街小巷中劳作,而集体所有制的理发店已日趋式微,取而代之的是美发美容院。美发美容院大都是私人经营,在路边的平房,面积10十来平方米,其装修雅致,窗明几净,设有空调、躺椅,剪、吹、洗、美容等项目一应俱全,而且一改过去理发行当以男性为主的现象,经营者中女性有增加的趋势,且大多年轻。

90年代末,美发美容院的规模越来越大,与过去理发店相比可不能同日而语,其面积达数千平方米,楼高数层,外面装修得金碧辉煌、里面富丽堂皇。除了有美发美容的服务项目外,还增加了沐浴、桑拿,有的还提供小吃、饮料。美发美容院的从业者,不能叫做飞发佬,其称谓早已“华丽转身”为“美发师、美容师”了。“美发师、美容师”全都是年轻的俊男美女,其头发大都染色,女的稍简单,棕、红、黄色不等,男的却十分多彩,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彩缤纷,当一群男女“美发师、美容师”出现在你的面前时,竟如彩蝶纷飞,令人眼花缭乱。这些大规模的高档美发美容院财雄势大,很多都开有分店,分布在本市及外地,实属大兵团级别的了!

    高档的美发美容院收费自然不菲,进去一次,无二百元是结不了帐的。因此,与其说在这里理发,倒不如说在享受某种生活。我想,这种高档美发美容院的功能与人们理发的初衷实在相去甚远。

过去,给儿童理发是一件很难的事,好动、爱哭啼的儿童常常会令理发师束手无策。于是,如何转移儿童注意力,能安静地给他们理发就成了理发师要考虑的事情。新世纪初,一间赤坎寓教育娱乐于一体的儿童理发店便应运而生了,在这间理发店里,四周的墙壁色彩艳丽,挂着各式图画,室内不断地播放着轻柔的儿歌,理发店有很多图书、玩具,电子游戏机,电动的木马,儿童进入这理发店里,就如进入了美妙的童话世界,他们尽兴地玩乐,早忘记了哭啼,等头发顺利地理完了,儿童却乐不思蜀,依依不舍甚至不愿回家。这种理发店收费虽然较高,但三十多元的收费使家长和理发店的老板双赢了,何乐不为。

随着人们对物质、精神文明的需求不断提高,理发行业也不断蓬勃发展,要求有更高水平的美发美容师,美发美容学校便应运而生。现在,美发师美容学校在湛江地区不算是新鲜事物了,全国各地都有,但美发师美容学校那种系统的教学方法与过去那种父子言传身教的方式,有着质的飞跃。我想,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手艺高强的美发美容师会不会也象烹调大师一样,进入高雅的大学课堂传授技艺呢?

这几天,我骑着自行车,在赤坎街努力寻找当年飞发佬的档口,大众路、福建街、大通街、泥水街、民主路、九二一路......,我看到,当年飞发佬开档的地方还在,但早已物是人非,大多数的理发档,也搬到了室内。

终于有一天,在创业路附近的一条小巷中,我看到三十年前类似“八爹”的档口,我连忙取出相机,对准这影像,轻轻地按下快门。

    令人惋惜的是, “八爹”不在人世了。去理个发,顺便惬意地看几本公仔书的年代已渐行渐远,成了人们朦胧的回忆。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网友回复:
Double_east 发表于:2013-10-09 12:38
掂啊~我之前想法哈哈居然有人实现了···
漫柔 发表于:2013-10-09 14:29
果真是老一代湛江人的集体回忆!
飞鲨 发表于:2013-10-10 23:34
我都试过。。。
菜菜头 发表于:2013-10-11 15:37
赤坎现在还有几间老的理发店,几十年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