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简介
 瞭望学社
65
帖子
220
积分
0
粉丝
发短信 加关注
 空间
  • 总访问量:18639
  • 今日访问:36
  • 注册时间:2016/7/13
  • 上次登录:2023/9/10
日志分类 <全部>

  ※ 三下乡

日志:

“赤日炎炎似火烧,稻田禾苗半枯焦。汗如豆下饥又渴,恼无清风把扇摇…”这是岭南师范学院“梦启瞭望”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宣讲组成员今日去粤西白戏发源地——曲龙村走访的真实感受。

因为宣讲组需要收集大量的视频和照片来制作宣传短片,宣讲组成员一行五人,在睁不开眼睛的烈日下搜索着素材。

按照前一天晚上经过实践队队员们开会讨论所制定的计划,宣讲组成员先是在曲龙村的文化楼参观了村里的木偶存放处,栩栩如生的木偶吸引着成员们的视线,有龙威燕颔的皇帝,有意气风发的将军,有芳华绝代的千金,有老态龙钟的小丑,有奸诈狡猾的白面奸臣……除了古代的木偶,粤西白戏工作人员还结合了现代潮流,制作了极具现代艺术风格的木偶,有恬静似水的小姐,有玉树临风的大学生,有坚守正义的人民公仆,也有爱民如子的基层领导。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碰撞,是曲龙村剧团们能想到的最好的适应时代变迁的办法。

“演出时间少,赚的也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学了。”省级白戏传承人黄土展说到,眼里带着深深的遗憾——他亲眼看着现代文明的冲击使得自己从小所学的、所热爱的白戏渐渐走向了没落。在采访完省级传承人黄土展以后,宣讲组成员按照计划在曲龙村内取景,曲龙村有新房高大,也有瓦房破落——正如其它非遗传统文化一样,经济发展了,旧时代赖以维生的白戏文化已经被冲击的四分五散。

曲龙村的村民们想要保护非遗,政府需要加大财政支持,投入更多的资金,落实到每个人。但是仅仅靠国家的力量是无法破解这个难题,国家的支持只是外驱动力,白戏也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内驱动力。粤西白戏的传承创新需要更多年轻力量的加入,需要更多热爱非物质文化的爱好者加入,同时它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非遗的传承是技艺的传承,更是非遗文化的传播。非遗持久的更续,需要传承人的关爱、保护和代代相传,而所有的社会成员包括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在这个传承大军当中发挥着这样或那样的作用,扮演着这样huo那样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说,你我都是传承人。

 


  楼主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