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放广告
  • 0
    回复
  • 909
    阅读
  •     
  • 字体大小: 发表于:2012-04-24 10:05
    南宁"机智姐"被骗3.1万 用输错密码法"秒杀"骗子

    内容摘要: 由于黄女士的钱是汇入了以谢某为户名的银行账户,民警亲自上门动员谢某配合公安机关把这笔钱领出来。该案中,黄女士发现被骗后,机智地通过输错密码方法来锁住对方的账户,值得大家借鉴。

     核心提示

      进行QQ视频时,“熟人”张口借钱,将钱汇出后才知道视频那一头其实是骗子,画面的“熟人”只是“视频截图”……类似的骗局屡见不鲜,被骗者往往很难追回被骗款项。不过,本报今天给读者讲的这个QQ诈骗案例有点不太一样――南宁市民黄女士将3.1万元汇入骗子账户后,很快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便及时到自动柜员机上输入对方银行账号办理业务,并故意连续5次输错密码,以锁住对方账户,为警方冻结账户赢得了时间。昨日,黄女士从民警手里领回了3.1万元。

      大意:

      掉入骗子圈套 汇出3.1万元

      事情发生在2011年10月11日。当日上午10时许,黄女士接到婶婶打来的求助电话。婶婶说,正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堂弟(婶婶的儿子)急需用钱,数目是人民币3.1万元。婶婶称,一时之间拿不出这么多现金,想麻烦黄女士先垫付,通过网上银行汇款给堂弟。

      细心的黄女士,让婶婶先核实清楚情况。没多久,婶婶又打来电话催黄女士尽快汇钱。婶婶告诉黄女士,她刚刚在QQ上跟儿子视频聊天,视频里就是儿子本人。

      当日中午12时许,黄女士通过工商银行网上银行汇了3.1万元到对方的账号上。对方提供的是一个农业银行的账户,户名叫谢某。

    机智:

      故意输错密码 锁住对方账户

      钱汇出后,黄女士上网跟堂弟联系。黄女士发现,堂弟的QQ、MSN均不在线。“会不会被骗了?”黄女士心里闪过一丝不好的预兆。于是,黄女士马上打电话跟堂弟核实。堂弟告诉她,根本没有这回事,估计是他的QQ被盗了,是骗子冒充了他。

      想到自己刚刚汇出的3.1万元可能已经到了骗子的口袋,黄女士心急如焚。考虑到是跨行汇钱,钱不会这么快到对方账户上,黄女士立即赶到银行咨询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给她提了一个“小建议”――想办法锁死对方账户。

      于是,在钱汇出几分钟后,黄女士跑到附近的自动柜员机,输入对方银行账号来办理业务。黄女士故意连续5次输错密码,对方账户被锁住了!

      骗子暂时无法领出钱,黄女士松了一口气。随后,她到南宁市公安局青秀山派出所报案。在做完笔录核实案情后,警方立案。随后,民警和黄女士马上到银行申请冻结骗子所提供的那个银行账户。当晚8时,银行冻结了骗子的银行账户。

      挽回:

      警方多番努力 钱财终归原主

      青秀山派出所民警调查发现,骗子提供的银行账户的户名叫谢某,该人是横县人。民警赶到横县,找到了谢某。经核查,谢某并不是犯罪嫌疑人。据谢某反映,她于2011年6月遗失身份证,估计是骗子利用她的身份证开办了银行账号。

      由于各种原因,黄女士的钱一直无法追回。今年3月,眼看冻结的期限快到,账户里的银行存款就要自动解冻,黄女士非常着急。她找到了青秀山派出所副所长卿权,希望警方帮忙把这笔钱追回来。

      由于黄女士的钱是汇入了以谢某为户名的银行账户,民警亲自上门动员谢某配合公安机关把这笔钱领出来。谢某答应了。

      今年3月底,在民警不断的奔波下,这笔钱终于从银行领了出来!昨日,黄女士前往派出所给民警送锦旗,并领回了3.1万元。

      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在QQ上遇到“亲友”借钱时,一定要打电话或者跟当事人见面确认。该案中,黄女士发现被骗后,机智地通过输错密码方法来锁住对方的账户,值得大家借鉴。

    摘自广西新闻网

     
    喜获0朵鲜花

    惨遭0个鸡蛋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