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放广告
  • 0
    回复
  • 1061
    阅读
  •     
  • 字体大小: 发表于:2011-05-01 19:37
    正确应对宝宝入园前的焦虑

    很多宝宝在快要进入幼儿园的时候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是情绪问题,有的是心理问题,爸爸妈妈总是没有弄明白原因就急于解决,其实让娇宠的宝宝突然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他肯定会有很多不适应,是很正常的,爸妈妈不能操之过急,慢慢地给孩子一个缓冲期,究竟面对这样的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呢?还看看针对网友提的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育儿专家怎么作答。

    应对宝宝入园前的焦虑

    ·网友:您觉得宝宝什么时间进幼儿园比较合适?我的宝宝一岁半了,是不是适合进幼儿园呢?这时候进幼儿园会有什么问题吗?

    专家 :每个宝宝的教养环境不一样,所以具体的入园时间可能会有差别,但是宝宝入园,应该说最适宜的年龄是在两岁半到三岁之间。而且从幼儿园角度来说,大多数幼儿园,尤其是公立的,只收三岁以上的,所以一岁半的宝宝只能选择民办的幼儿园。一岁半的宝宝比较小,如果说他因为客观条件,也可以入园,但是正因为他比较小,在生活上自理能力比较差,对父母亲的依赖比较强,所以入园的时候幼儿园要给予特殊关照,家庭也要给予特殊帮助才行。

    ·网友:现在幼儿园有很多选择,可以选择全托,也可以日托,您怎么看日托和全托?会不会长时间和父母分开,而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

    专家: 既然是全托,就要住在幼儿园,与父母、家人分离的时间会比较长,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就要牢牢把握,增加亲子依恋关系,因为离开父母时间比较长,亲子依恋关系比较难建立,受父母的影响,孩子亲情就比较少,这是家长要注意的。如果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父母都非常忙,甚至长期在外地或者国外,老人照顾孩子呢,精力不够,这个时候选择全托无疑是给家庭带来了方便。另外全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对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有好处,在全托的环境当中,小朋友会密切接触,也会帮助小朋友跟其他的小朋友建立一个良好的伙伴关系,培养他的合作能力,增强他的社会适应性,这些方面都有好处。而日托最大的好处就是每天接送,爸爸妈妈可以天天跟孩子在一起,培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这是最有利的一面。同时因为他有八个小时在园里,跟小朋友有接触机会,有学习知识的时间,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又能满足,所以日托是非常好的选择,当不能日托的话就选择全托。

    ·网友:有的孩子可能他没有办法按照正常的春季入园,或者春季入园,中间有插班生,做插班生对孩子有好处吗?或者它的害处是什么?

    专家:对于插班的小朋友来讲,院所之间的教学制度、教育方法、教育特色可能会有差异,这时候也是对小朋友不利的,补救的措施就是爸爸妈妈一定要在插班之前跟园里的园长老师多次沟通,把双方的情况介绍清楚,进行比较,看看宝宝需要什么帮助和支持,所以对插班生来讲,幼儿园应该针对性地对宝宝进行单独辅导和教育,帮助宝宝尽快适应班级环境,在他的学习上面能够尽快衔接上,这是至关重要的。

    应对宝宝入园前的焦虑

    ·网友: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真的很难,特别是孩子第一次进幼儿园,刚刚离开妈妈,会哭的很厉害,也有很多妈妈会站在幼儿园的门口不愿离开,也会眼泪汪汪的,对这些刚刚入园的孩子,有什么建议吗?

    专家:最有效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提前让小朋友适应,适应什么呢?进入幼儿园的亲子班,由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奶奶带着他,一起去过渡一下,当我们大规模地举办亲子班以后,实际上小朋友入园焦虑适应的问题就大大解决了,基本上就不存在了,出现这种不适应,这种焦虑,都是没有上过亲子班的小朋友,同时我们还是要给他从生理上、心理上进行准备,我们先说生理上,就是他的生活习惯方面可以进行相应培养,父母包办代替就要尽可能减少。尽量让他独立去做一些事情,例如他想喝水,饿了想吃饭。喝水多了以后着急想上厕所,这些方面,大便小便,都要主动地去表达,而小朋友在家里,一般我们成人照顾无微不至,孩子一个眼神我们就理解了,不等说话就做到位了,包括有的孩子上厕所不是自己去,而是拿小便筒放到他身下,这些行为要逐渐减少,要指导宝宝学会这些事情,我们只是帮助他做,生活上的适应是非常重要的,经常有小朋友不愿意去幼儿园,就是觉得他遇到困难了,他想上厕所的时候,不主动说,可能就尿到裤子里,就不舒服,这一个原因可能就让他不喜欢上幼儿园了,所以生活习惯方面的准备非常重要。另外一方面就是心理上的准备,我们家长一定要记住,比较忌讳的就是经常把幼儿园这个词语灌输到宝宝耳边,尤其是在宝宝淘气的时候,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家长就会说“再哭把你送到幼儿园”,让宝宝觉得幼儿园是个不好的地方。

    ·网友:很多妈妈是自己放不下,她会很紧张,提示宝宝妈妈舍不得你,送进幼儿园也会泪流满面,能给妈妈一些建议吗?

    专家:妈妈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因为妈妈是成人,有自制力,她有一个信念就是宝宝必须进幼儿园,走进社会,这是他人生成长的第一步,妈妈要给自己这样的暗示,幼儿园入园对宝宝至关重要,所以对宝宝来说有好处,我们应该高兴他去幼儿园。比如说妈妈以前工作不太忙,可以在工作上找一些事情做,在家里可以看看书,健健身,妈妈也要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社交圈,多增加一些朋友,解决自宝宝突然走了的心理空虚问题。

    应对宝宝入园前的焦虑

    · 网友:有的宝宝在家里说话挺多,但是见外人不爱说话,和别的小朋友不爱玩儿,很胆小,有的妈妈很担心上幼儿园和别的小朋友怎么相处,怎样改变他的状况?

    专家:这个小朋友处在一个比较认生阶段,这个时候家长做什么准备呢?还是要带他到一个具有陌生人的环境当中去,在环境当中、游戏当中培养小朋友跟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相处的能力,在这个时候一定要记住,我们家长会带着孩子到一些陌生的地方去,经常他不撤出,他会代表孩子跟小朋友表达,孩子没有得到锻炼,所以这个环境具备了,但是条件还不具备,所以妈妈爸爸带小朋友去公共的游戏场合的时候,比如说什么翻斗乐啊,比如说什么亲子中心的时候,妈妈一定要撤出来,让孩子走在前面,让孩子遇到这样的必需的情况的时候,必须请求别的小孩一起玩儿的时候小孩就会主动说话,因为孩子发出信号是通过需要发出来的,所以我们家长要注意,不要包办代替,带他到众多的陌生的环境当中,一步一步地去适应。

    ·网友:有很多孩子进入幼儿园会经历一个焦虑期,他会感到自己不安全,离开了爸爸妈妈,有的时候很多孩子会表现的不合群,这也会让妈妈非常担心,如果孩子很高兴很快乐妈妈也不会焦虑了,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通常是一种什么状况会引起孩子的焦虑?

    专家:一般情况下,比较敏感的孩子,比较细致,天生就观察问题多一点,比较仔细,敏感的孩子会出现焦虑问题。 还有就是被照顾的比较多的孩子,他是家庭的核心,然后有时候一个暗示,所有的人就会帮助他。这样的孩子到幼儿园出现严重反差,不适应,所以会出现焦虑问题。还有就是家庭环境比较单纯,家里的人,尤其是照顾孩子的人比较单一,可能就是一个人,姥姥或者妈妈一直跟孩子紧密在一起照顾,这样的孩子容易出现焦虑问题。也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在幼儿园里面,现在很多的幼儿园开办了亲子班,为孩子的入园适应提供方便,尤其是这类宝宝,应该早一点由家人带着到亲子班适应幼儿园环境,适应班级环境,适应老师。 另外的小朋友如果来不及去亲子班怎么办呢?实际上园里边也可以给他提供帮助和支持,从幼儿园来讲,我们会允许小朋友带一张照片,带他喜欢的妈妈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发卡、一些衣服,或者是睡衣,毛巾被,带到园里去,带着有妈妈气味的东西,舒缓他的情绪,可以带各玩偶、小宠物,不是活的那种。

    应对宝宝入园前的焦虑

    ·网友:还有刚入园的小孩有时候会遇到一些问题解决不了,这时候他会觉得自己有挫败感,没有办法融入小朋友中间去,我们在此之前能够帮助小朋友做什么,已经进入幼儿园之后,孩子如果不愿意进入幼儿园了,怎么办?

    专家:核心就是小朋友遇到困难,不能解决产生的挫败感,导致了小朋友不愿意去幼儿园,那么,我们首先就是避免他的失败,怎么才能避免他的失败,增加他的成功呢,从原则上来说,我们就要把难的问题变简单,把复杂的问题一步一步分解,小朋友从简单的一点一点做起,就把整个复杂的问题就学会了,自信心就一点点建立起来了,可能说的比较抽象,我们具体一点,比如说上厕所,对我们成人来说这不是问题,但是对小朋友来说,在家里上厕所的时候他的环境和幼儿园不一样,大多数幼儿园我们都是蹲坑,有时候间距比较大,小朋友会比较害怕,还有在家里是坐着上厕所,到幼儿园他不会蹲,或者没有力量,不能蹲,这样的问题也会让小朋友不会上厕所。这个对小朋友来说是特别大的问题,我们家长也会很焦虑很担心,这时候园里和家里要配合,尽可能让环境接近,我们找一个调和剂,如果幼儿园是蹲坑,家里是坐便,我们一般会准备带小动物形象的蹲便,塑料的,可以帮助小朋友适应。家里也可以准备一个相应的蹲便器,小朋友觉得家里和幼儿园一样,他就不陌生了,恐惧心理就解决了。

    还有吃饭的问题,家长比较头疼,小朋友也比较难,因为一般的朋友入园的时候可能是两岁半左右,在家里可能都是家长喂,甚至小朋友喝水的时候还用奶瓶,不会用杯子,这个时候呢,我们家长就要提前准备一下了,因为这么大的孩子完全可以用杯子喝水、用小勺吃饭了,这时候我们就要准备一些比较好看的小杯子,少放一点水,另外一个呢,放的水让宝宝比较爱喝,增加他的兴趣,然后引导宝宝用杯子喝水,吃饭也是用小碗,小勺卡通一点、亲和力强一点,让宝宝适应了,让他自己吃,能吃多少吃多少,他会一点点了,到幼儿园就跟别的小朋友的程度差不多,就不会有挫败感了,宝宝自信心就强了,自信心强了就愿意上幼儿园了,对待孩子要蹲下来讲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

    ·网友:孩子刚刚进入幼儿园之后,得病的机率非常高,很多孩子容易生病,您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法?

    专家:一般孩子幼儿园容易生病,主要是因为他适应环境的时候,会改变他自己的生理需要,比如说喝水喝少了,甚至有的小孩刚进幼儿园的时候为了表示他的反抗他不上厕所,一天不上厕所,有这样的孩子,情绪变化很大。再加上气侯的变化,所以孩子就容易生病,那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呢,一方面就是要跟园里了解孩子的适应情况,如果孩子真的不适应,甚至出现了不爱喝水,不爱吃饭,不上厕所这样的情况,那么一个是回家要有相应的补充,在幼儿园一直不喝水,回家一定要喝水。同时他的问题实际上根源还是在入园适应上面,所以如果说孩子的分析非常强烈,我们还是建议成人陪同一段时间,让他慢慢过渡,慢慢适应,这样就解决了疾病的问题。

     

    想了解更多,请点击这里>>

     
    喜获0朵鲜花

    惨遭0个鸡蛋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