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小贵子发布时间:2012-03-10阅读[1345]回复[5]字体大小:

高考前夕,为了不影响儿子考试,她隐瞒了病情;得知儿子被大学录取后,她不愿再拖累家人

贵州都市报8月6日报道  7月31日,20岁的张有波在县城网吧里上网查到,他已经被南京东南大学录取,通知书一周前就已寄出。走出网吧,张有波喜不自禁,匆匆往家里走去,他要把这个喜讯赶紧告诉爸爸妈妈。

张有波一家原是瓮安县白沙乡人,去年以来就租住在瓮安县城西门河畔的一栋民房里,一里一外只有两间狭窄的小房间。刚走到门口,张有波就听到屋里的爸爸妈妈在争吵,还是为要给妈妈治病或者送他上大学的事。这之前,他们之间已经有过无数次的争吵。

张有波走进屋,平静地说了自己已经被南京东南大学录取的事,还说通知书可能已经到了学校,明天就去学校领。

爸爸妈妈停止了争吵,张有波在屋子里默默的做晚饭。这时,已经是晚上7时,天色已暗,屋外街头华灯初上。10多分钟后,正在做晚饭的张有波和爸爸发现,近来一直卧病在床的妈妈没了踪影,问遍周围的邻居,都说不知道。

那晚,张有波与父亲找遍了县城的大街小巷,问过所有熟悉的人,但一直没有妈妈的消息。

一种不祥的预感突然向父子俩袭来。

河边找到妈妈遗体

8月1日下午6时许,张有波精疲力竭地回到家中。在外奔跑了一天一夜,他躺在床上却无法入睡,两眼看着天花板发呆。大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就放在床边的饭桌上,饭桌正对着门口,他希望妈妈一回到家就能看到。

迷糊中,他忽然听到爸爸在喊,“你妈妈找到了”。他一骨碌爬起,爸爸站在床前告诉他,一个亲戚打电话来说,“妈妈在县城劳保厂后面”。张有波心中一震,随即与爸爸奔出了门。

他一边拼命地跑,一边却泪如泉涌,一阵阵揪心的疼痛让他浑身发抖。他知道,劳保厂后面就是西门河的下游,离家有1公里多的距离。“妈妈是绝不可能自己走到那里去的,那只能是……”

张有波和爸爸跑到劳保厂后面的河边时,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预感终于成了现实。河边,妈妈的遗体静静躺在地上,张有波当即痛哭失声。他的爸爸一屁股坐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一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前一晚上,我就担心妈妈会走这条路,因为她早就说过不想再活着拖累我们……”张有波说。

后来他们才知道,当天白天,有人在河中发现了妈妈的尸体,打捞上来一看,正是张有波的妈妈徐国芬。

寨邻帮忙操办丧事

8月3日,记者赶到瓮安采访。在白沙乡政府会议室,几十个乡里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张有波一家捐款。

柏果树村离乡政府不远,位于一座山的半腰,稀稀拉拉的木房散落在绿树林中。绿树中飘飞着几块经幡,那是寨邻们正在为徐国芬操办丧事。这里其实是张有波的叔叔家。张有波家还在后面山上,因为长年无人居住,早已坍塌。

灵堂就在院坝中,灵棚上挂着一副挽联,是瓮安中学的老师、同学们前一晚连夜送来的。

几个农妇正把衣襟里的一堆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往灶房里送。村民说,张家没有房屋,土地也没有耕种,丧事中需要的米、菜、棺材等所有的东西,全是大伙凑起来的。

“想到她好不容易送出一个大学生,又得了那种治不好的病,心里就为她难过。”一个村民抹着泪说,“把她的后事办热闹点,也不枉她为我们乡里送出一个大学生!”

张有波一脸疲惫,但一直屋里屋外的忙碌着。如今,亲手操办好妈妈的丧事是他最重要的事。大热的天,他头上裹着厚厚的孝布,黝黑瘦削的脸上,神情抑郁。“妈妈选择了这样离开这个世界,是为了不再拖累这个家,不再耽搁我上大学。”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妈妈却永远离开了。

这是一个贫穷中频频遭受厄运打击的家庭。

1993年,瓮安县白沙乡高坪村38岁的农民张登书离家南下打工。在广东省惠东县立足后,他在惠东城郊租下一间民房,不久又将妻子和3个子女接了过去。张登书只有初中文化,妻子徐国芬目不识丁。由于吃苦耐劳,夫妇俩一个月挣得的工钱,除了供一家人生活,还可以有点盈余。他们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也在当地的学校里入学读书。

异乡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张家夫妇还是觉得日子很幸福。因为三个儿女都喜欢读书,学习成绩都不错。

那一年,张有波6岁,刚刚上小学一年级。

6年后,张有波小学毕业与哥哥姐姐回到了家乡,在瓮安县中坪镇上初中。兄妹3人在学校附近租了两间民房,自己洗衣做饭照顾自己的生活。后来,张有波的大哥初中毕业,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瓮安中学。可由于父母打工的收入无法同时供3个孩子读书,大哥被迫辍学离家打工。

可不久,张有波和二姐也相继考上了瓮安中学。2003年9月,张家姐弟来到了县城,在城郊西门河边一栋民房租下了一个里外小套间住下,每月房租70元。看到一双儿女成绩都不错,张家父母就像看到希望,每月辛苦干活,挣钱虽然不多,但始终按时寄来生活费。

2006年6月,张家姐弟同时参加高考。

张有波考了613分的好成绩,以4分之差落选第一志愿同济大学,但被上海电力学院录取。姐姐考得稍差一些,但也同时被广东一所专科学校录取。

厄运频频降临

妈妈患上绝症

可那一年,姐弟俩都没有去上大学。因为几个月前,张登书在广东惠东帮一家人拆除旧房子时,不小心从三楼摔下,造成腰部骨折。

“爸爸治病要用钱,妈妈身体也不好,加上我总觉得考得不好,就没有去上海上大学。”张有波说。此后,张有波开始了高三复读。他的姐姐则放弃了读书梦,跟着家乡的姐妹走上了打工的道路。

此时,另一场灾难又悄悄降临这个本就不堪一击的家庭——张有波的妈妈患上了“怪病”。

徐国芬今年47岁。在外打工这10多年,她和男人一样干着同样的活。家里能有一点积蓄,就是靠她勤俭持家一分一分积攒起来的。就在张登书从三楼摔下那一个月,徐国芬也突然病倒。

有一天晚上,徐国芬突然下体大流血,送到医院抢救了几天,命是救回来了。3个月后,张登书的腰伤好多了,带着妻子回到了瓮安。经过省内几家大医院的多次诊断,徐国芬患上的是宫颈鳞状细胞癌,已经是晚期。

妈妈要求隐瞒病情

只为让儿安心备考

徐国芬被确诊患上癌症的时候,已经是今年5月25日,还有13天,张有波就要参加高考了。

为了不影响儿子高考,徐国芬要求所有亲友都不要向张有波透露这个消息。

“在张有波高考前的那段时间里,其实是他妈妈最痛苦的时候。”张有波的大表哥胡刚说,徐国芬每天要吃很多镇痛的药,但还是痛苦不堪,有时直把头往墙上撞。为了不影响儿子复习备考,只要张有波在家里的时候,她就捂着被子,忍着疼痛,尽可能的不让他看出自己的痛苦。

“我总觉得她的病是可以治好的。”张有波说,他知道妈妈的确切病情,已经是高考过后的10多天。

那一天,他从网上查询到了自己的高考分数:641分。晚上,爸爸拿出了医院的诊断书。

看着诊断书上明明白白写着的“癌”字,张有波放声痛哭。那之后,他开始筹划送妈妈到医院治病,但这时,家里已经负债累累。张有波的中学同学们为他凑了2000多元钱送来,但这只是杯水车薪。

张有波决定不再上大学。

徐国芬知道儿子的心思后,急了。多次哭着对张有波说:“妈的病是医不好的了,不要再花钱了!”并一再嘱咐他,“要好好去读书,要好好对待家人。”

那之后,徐国芬在病痛之中,多次说到要自我了断,不愿再拖累这个家。

“圆梦大学”募集善款

但愿悲剧不再重演

“这样的悲剧原本是可以避免的!”8月2日,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邓守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我省已经实施生源地助学贷款,由大学生家长向家庭所在地金融机构申办的助学贷款,无需抵押,利息与国家助学贷款一样,在大学就读期间的利息100%由财政补贴。今年我省预计安排两亿元财政资金用于落实新的资助体系,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只要考得上大学,就读得起大学”。

记者发稿前获悉,经过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系,来自盘县的好心人肖三万,向张有波捐赠了1万元。与此同时,张家遭遇引起了瓮安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县民政局为张家送去300斤大米和1500元现金,团县委及白沙乡政府组织乡里的机关干部、老师及企业募捐,为张家送去11855元现金,助其暂渡难关。

据了解,为了不让贫困考生失学,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此专门设立了“圆梦大学”助学办公室,专门为贫困学子筹集助学善款。如有读者愿意向贫困学子伸出援手,请与“圆梦大学”助学热线联系:0851-6580178。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网友回复:
飞翔的火柴 发表于:2012-03-10 11:47
每次看到这些新闻,心里都特别难受。造物弄人
小贵子 发表于:2012-03-10 11:57
这究竟是谁的错
Laila 发表于:2012-03-10 12:37
好事多磨丫。一路平安
琪琪格 发表于:2012-03-10 14:43

这样的事情现在听的也不少了政策出台 很多 真正落实到实处的没几个!

GD宵夜 发表于:2012-03-13 10:36

中国,我的母亲,拿钱去国外救苦救难,去占领全球28%奢侈品消费,总不想想自己的子民水深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