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简介
 心韵-春之爱美态
494
帖子
1471
积分
0
粉丝
发短信 加关注
 空间
  • 总访问量:132834
  • 今日访问:67
  • 注册时间:2011/6/8
  • 上次登录:2012/2/13
日志分类 <全部>

  ※ 灵性

  ※ 身心健康

日志:

       人的思想似乎遵从一种法则:越是占据心神的东西,越容易在生活中出现。所有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例如,假设你遇到了一个生词,在此之前,这个词似乎从来就不存在,然而在你“发现”了它的存在之后,你就会接二连三地遇上这个词。

        我是在最近才因为机缘巧合而意识到这一法则的。前段时间,我就一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和研究。课题内容绝对算不上新闻焦点,在我开始研究它之前,甚至从未在现行出版物上读到过哪怕一篇相关文章。然而,当我开始关注这一课题之后,就发现许多报纸杂志上的文章,或多或少都与它有关。

        生活细节中,处处都是这一法则的例子。

        就在前几天,一位朋友来拜访我,在起居室问口停住了脚步。

        “房间里有花!”她惊叫道,“不会是玫瑰吧?”

        她的的声音充满了惊恐和厌恶,我还以为她是觉得我这样布置房间太过铺张浪费。不过她的解释是,她患有玫瑰花粉热,一种每年都会定期发作的过敏性疾病。

        “每年6月份,玫瑰花开的时候,稍微闻到一点点玫瑰的气味,就会让我打上20分钟的喷嚏。”她告诉我。

        我把花盆搬到她看不见的地方,然后问:“患这种病得人非常少,对吧?”

        “才不是呢。”她答道,“这病很常见,我每天遇到的人有一半都是患者。”

        我每天遇到的人比她只多不少,然而除了她之外,我还从没发现谁患有玫瑰花粉热。

        再举一个例子,为什么我们反复想念某一个人的时候,往往很快就能得到他的消息,甚至跟他见面,尽管我们跟他已经多年没有联系?为什么会“说曹操,曹操到”?

        像这样的现象,就仿佛我们在思考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对周围空间中释放出电波,吸引相关的人们做出回应,也就是所谓的“物以类聚”。至于这种现象的原理,尽管人们已经提出了种种解释,却没有一种解释能尽如人意。

        为什么那些喜欢抱怨的人,总能找到抱怨的理由?为什么那些整天哀叹自己不幸的人,总会遭遇新的不幸?为什么那些喜欢挑衅的人,总是成为众矢之的?

        我们都知道,有些人仿佛生来幸运。整个世界似乎都在为他们提供方便。他们不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去追寻成功,只消坐等成功送上门来。

        前不久,有一位女士对我抱怨命运的不公,理由是她的一位熟人总是比她更幸运。

        她说:“我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辛勤工作为大事小情操心,拼命争取我想要的一切。我所得到的东西,全都是艰苦努力换来的,并且在成功之前往往要经历许多挫折。那女人既不如我聪明,又不如我努力,运气却特别好,总能碰上
那些我根本碰不上的好事情。这世上根本没有公平可言!”(转载者注:红色部分告诉我们,这是她自己决定碰不上好事情,是自己抛弃了。就好像决定做一件事一样,还没做就决定放弃,那就不可能存在完成。)

        其实换个角度想想,她这番话恰好证明了定律的公平性。我对那位女士和她所抱怨的对象都很熟悉,她们两人的区别在于,那位“不幸”的女士总是为最糟糕的情况着想,而那位“幸运”的女士则总是期待着美好的事情发生。她在觉得这些事情顺理成章的同时,也就是它们创造了发生的条件。正因为如此,她才总是那么幸运。

        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候:所有事情都不顺利,似乎上天故意跟我们过不去。其实,让我们万事不顺的原因并不是上天,而是我们自己。

        
(转载者注:本文的内容在我们的身边,都是经常遇到的现象。许多人在常抱怨自己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觉得自己与所谓的成功无缘。我再此将“成功”的定义为大家分析一下,看看自己是否与“成功”无缘。“成功”我们大部分人都认为只要是想“想要”的事情实现了才可以称为“成功”,如果想“想要”的事情没有实现就是失败。我们照这个定义来作下面一个分析,假如我们在想“不想要”的事情实现了,是称为“成功”呢?还是称为失败呢?很明显,同样是成功了。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正是如此,因为每天每一时刻想那些“不想要”的事情太多了,远远超过想“想要”的事情几率,生活又怎么会可能是“想要”的那样呢!根据我们给大脑每天24小时灌输的信息量中,大部分都是一大堆“不想要”的信息,不是自己想、就是从外面听到、或媒体上看到等等,一整天脑袋里都在围绕着这么多负面的信息,在现实的生活中又怎么会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呢?除非,我们自己能有效地筛选信息,只给自己大脑保留自己“想要”的健康的信息,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是另一个我们自己“想要”的生活。看看周围那些所谓的幸运儿,留心观察他们就会发现,他们的幸运正是如此而来的。)

 

  楼主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