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简介
 阿P
96
帖子
158
积分
0
粉丝
发短信 加关注
 空间
  • 总访问量:28912
  • 今日访问:60
  • 注册时间:2006/12/23
  • 上次登录:2014/8/11
日志分类 <全部>

日志 TOP10

日志: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0-05/05/c_1273838.htm


  志愿者到社会福利院或敬老院做志愿服务,陪老人聊天解闷,缓解独居老人们的寂寥,本是好事。但最近,佛山市福利院的老人们却因此而烦恼不已。每到周末,有时一天要来五六批志愿者,为了接待他们,老人们都感到身心疲惫。更有甚者,明言志愿者团队时间很紧、日程很满,要求福利院将老人们集中,方便他们过去拍照。(《广州日报》5月4日) 

  每年三月,扎堆分布着“学雷锋日”、“妇女节”、“植树日”和“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于是这10天里,各种主题活动紧锣密鼓的开展,领导们、志愿者们常常需要忙完这边的场,然后火速赶赴下一个场。要是这其间赶去政府机关审批办事,很有可能吃到“闭门羹”。

  正是因为纪念日、活动日扎堆,日子在头一个的“学雷锋日”,就常常闹出“每年3月5日,雷锋叔叔来了,3月5日一过,雷锋叔叔又走了”这样的闹剧。平日里无人问津的福利院、孤儿院、敬老院,以及街头上的流浪人士,在3月5日那一天就成了极其宝贵的“稀缺资源”,各机关单位、各民间社团、各大中小学校都会组成志愿服务小分队,轮番上阵,将老人、孤儿、流浪人士洗上几十次澡,锅碗瓢盆也得刷上十数个来回——就等于将一年的扶助活儿赶一天干完,老人们因为洗澡洗脚太多、被搓得皮红骨疼,还不得不花上一段时间休养生息……

  毫无疑问,这样的形式主义遭到了媒体和公众的抨击;并且,随着慈善、志愿服务、帮扶弱势群体观念的更新,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做好事不能仅仅在一年中抽出一天、以保留“节目”的形式“定期上映”,而应注重于平时、着眼于坚持,对本身具备成长能力的受助对象要“授人以渔”。

  但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正如报道中所介绍,“学雷锋”、做好事、助孤寡从3月5日扩展到全年,却被一些单位、志愿者原样带去了可耻的形式主义。可耻的不仅是把老人们作为献爱心的被动接受者,无视老人身体情况和心理感受,而且更有以所谓的时间紧、日程满为由,在根本不付出任何爱心行动的前提下,还要福利院和老人们充当群众演员,摄录下来“有图有真相”,作为志愿者“爱心”、“功绩”的凭证!

  这当然是对志愿精神的背叛,是将学雷锋、爱心助人作为一种可以攫取名声的投机行为。这么说,并非是将慈善、志愿强行与动机、道德相捆绑,而是希望厘清,这其间的目的考量——拿出宝贵的时间做好事、帮助他人,是为了让受助对象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还是仅仅是为了助人者现场感、参与感的满足,抑或以此求得自我道德优越感的实现?如果是后者,就很可能以功利化的外在评价或个人满足感,扎堆容易被人关注、发现、报道、传播的场所和对象,而不再注意受助者的实际需要(以及个人尊严),以形式化、程序化的动作或捐助金额、物资,来实现先入为主的目的。 (郑渝川)




来源:情暖湛江志愿者协会
  楼主
阿P 留言于:2010-05-05 10:21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 


“五一”期间志愿者“挤爆”福利院 福利院希望志愿服务不要成为“走形式”

  志愿者到社会福利院或敬老院做志愿服务,陪老人聊天解闷,缓解独居老人们的寂寥,本是好事。但最近,佛山市福利院的老人们却因此而烦恼不已。每到周末,有时一天要来五六批志愿者,为了接待他们,老人们都感到身心疲惫。

  据福利院方面介绍,到福利院来服务的志愿者,最多的时候每天有十几批。“五一”期间,佛山市福利院志愿者又“爆棚”,5月1日就有5批志愿者前来服务。

  策划:翁晓鹏 文/记者肖欢欢、张学斌

  体验:志愿者“挤爆”福利院

  由于地处佛山市区,又是市级福利机构,每逢周末,佛山市社会福利院都会接待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上个周六,到福利院做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更是达到5批次,前后有近200人。记者也现场体验了整个志愿服务的全过程。

  上午8时30分,佛山市丝绸中专的30多名志愿者和佛山市科学技术学院的30多名志愿者来到佛山市社会福利院。学生们竞相将老人从房间用轮椅推到楼下的院子里晒太阳,还有部分老人被安排在楼下的凉亭里由志愿者陪他们聊天。还有一部分男同学则主动干起了“苦力”,帮老人打扫房间,叠被子,甚至帮老人洗饭钵、擦客厅的桌子。由于老人的房间不是很大,不少老人的房间便被挤得满满的,多名志愿者争相为一名老人服务。一下子见到这么多年轻人,今年已经97岁高龄的黄会珍老人非常高兴,还饶有兴致地和大家讲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故事。

  上午9时30分左右,佛山一家电子科技公司的团员志愿者服务队也扛着一面旗帜浩浩荡荡地赶到了福利院。不过,由于老人的房间已经被两批志愿者服务过,这第三拨志愿者一时很难找到合适的事情做。

  下午3时,佛山市石门中学高二的学生哥们和佛山另外一所中专的志愿者服务队也来到了福利院。不过,他们志愿服务的内容却和上午来的3批志愿者有些雷同:陪老人聊天,用轮椅推着老人在院子里转转,给老人唱唱歌等。于是,老人们又被陪聊一次,房间的地也被重新打扫了一次。

  老人:爱心过头身体吃不消

  “我们的地今天已经扫过两次了,不用再扫了。被子也不用叠了,下午4时左右我还要休息一会,”在405房,黄会珍老人忍不住对准备帮她扫地的志愿者说。居住在佛山市社会福利院4号楼4楼的黄会珍老人和梁少卿老人今年都已经97岁高龄,身体十分孱弱。由于当天来了5拨志愿者,身体稍好的黄会珍老人先后3次被志愿者领着在院子里“晒太阳”,通过电梯上上下下3次,老人感到疲惫不堪,回到房间,老人已是气喘吁吁。

  现场还不时出现多名志愿者抢着为一位老人服务的现象。在403房79岁的林姨房内,一共有3名志愿者在陪她聊天,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老人都有些跟不上节奏了。此外,还有一些学生为老人们唱歌,尽管唱的是粤语歌曲,不过由于是流行歌曲,林姨根本听不懂。林姨说,其实她想听听粤剧,但学生中没有人会唱粤剧。

  学生争先恐后来为老人服务,老人们却似乎有些“不领情”。一旁的护工也不时提醒学生们,老人们岁数大了,陪老人聊天或唱歌不要声音太大,否则太吵,老人受不了;老人们下午还需要睡上一个小时。

  福利院:莫让爱心成走过场

  佛山市志愿者协会社会福利志愿者服务总队秘书处就设置在佛山市社会福利院内,是专门负责调度安排志愿者到福利院进行志愿服务的。秘书处负责人吴柳明告诉记者,目前,长期为福利院提供支援服务的志愿者团队有十多个,但由于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也的确存在着部分志愿者到福利院来是走过场,或者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需要到福利院服务,然后盖章。

  “人家献爱心你也不好拒绝,所以我们只能尽量安排。”她表示,“我们周末一般不再新安排志愿者队伍过来,免得老人受打扰。但很多志愿者没打招呼就过来了,但人家好心过来了,你总不能赶人家走吧?”她说。

  佛山市社会福利院林副院长举了一个例子:一次,佛山一所院校的志愿者没有提前预约,中午12时多打电话过来,说当天下午有一批志愿者到这里提供服务,并且交代“我们的日程排得很满,下午只有半个小时时间在福利院,麻烦安排好老人集中,到时我们过去拍照”。

  林副院长坦言,当时他听了心里很不情愿,因为这种走形式的志愿服务,老人是被动的“被服务”,起不到为老人分忧解闷的效果,爱心“过剩”也会让老人吃不消。


  沙发
海华 留言于:2010-05-05 10:51
我想起《壹周立波秀》周立波说过的一段话。
  板凳
阿P 留言于:2010-05-05 10:53

志愿者重复服务,要疏导不要冷却

2010-05-05 09:31:00 来源: 青年报(上海) 


“五一”期间,大批的志愿者前往佛山市的福利院养老院进行服务,但人数过多导致很多老人被重复服务,部分老人感到身体吃不消。福利院长表示,不要让志愿服务成为走过场。

(5月4日《广州日报》)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玉树地震和刚刚开幕的上海世博会,我们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志愿服务,是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的一种形式,已成为了一道靓丽的社会风景。更可喜的是,在节假日,还有大批的志愿者前往福利机构等地进行服务,让志愿精神进一步彰显,诠释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在志愿服务热情暴棚的现象里,亦有些隐忧。在节假日开展志愿活动的多是在校中小学生,有些志愿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作业,存在“走过场”或在短时间内反复为老人服务的情形。老人“被服务”,不但不是一种帮助,反而成了一种负担。不过,笔者认为,志愿服务的热情,志愿精神的弘扬,气可鼓不可泄,千万不要一盘冷水泼下去,把它给冷却了。调动志愿服务者的热情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让志愿服务不要成为“被服务”,要的是疏导,而不要冷却。

要做好志愿服务信息的对接。老人一天“被服务”5次,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我们的志愿服务足够多了吗?我只愿意把它称之为“相对过剩”。其实,从事志愿服务,不只是到福利院养老院去扫扫地、陪老人聊聊天,还有很多的事可以做,有更大的群体需要关心和帮助。只是,我们的志愿者有时无法获取相关信息,也就没有办法与需要帮助的群体面对面地交流,给他们以帮助。如果有好的志愿服务信息对接,就可以疏导志愿者去帮助更多的人,而不是集中在福利机构。

 

要让志愿服务常态化。一到节假日,志愿团体就会扎堆,而平时却鲜有志愿者服务。这一则暴露出志愿服务组织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也说明我们的学生实践活动并未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没有成为一种常态。让志愿服务常态化,需要从时间上给学生志愿者以保障和支持。同时要引导志愿者能从服务对象出发,切实考虑服务对象的感受,将即时的志愿服务转化为常态服务。

要让志愿服务更自觉。如果学生的志愿服务成为一种任务,必然会出现应付的情绪,也就会异化出志愿服务扎堆的现象。这本身不不符合志愿精神实质。学校或社会组织,要多开展一些社会责任的教育和引导,让志愿者多一点发自内心的志愿精神,能自觉地从事志愿服务。因为这样,更能让志愿者在服务中找到乐趣,多一份坚持的动力。如此一来,方能让志愿服务名副其实,温暖他人,快乐自己。

  地板
一片蓝天 留言于:2010-05-06 20:05

的确值得重视。

  5楼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