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简介
 知足常乐
835
帖子
1727
积分
14
粉丝
发短信 加关注
 空间
  • 总访问量:87427
  • 今日访问:82
  • 注册时间:2009/4/8
  • 上次登录:2019/8/28
日志分类 <全部>

日志 TOP10

日志
  • [2011-03-25]破解看病难看病贵——一个志愿者医生的十年探索②只剩我一个也要坚持
    破解看病难看病贵——一个医生的十年探索② 只剩我一个也要坚持 钟忠 罗颖露 陈文璞拿着自创的“诊疗手册”跟病患沟通。     文/ 记者钟忠 罗颖露 图/ 记者张锋锋     感言     “救一个算一个,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行列,现在,我也不是一个人在坚持,我有一群医科学生在和我一起做着这项工作,我相信,最后我的这些想法都会实现,事情总会往好的方向走。”陈文璞说。     “陈医生总在最困难的时候为我们无偿提供帮助,实施最省钱的治疗方案,是我们母女俩的大恩人。”莫女士感激地说。     “她那时瘦得厉害,血糖一高就呕吐,一天下来不断反复,浑身都喊痛,听得我心如刀割!”“如果没有陈医生,这10年来我一个单身女人都不知道该怎么把这个患病的孩子拉扯大啊!” 莫女士语气中带着几分哽咽。     莫女士的女儿韩慧勤10岁那年被确诊患上糖尿病,一年后遇到了刚开始实践这种“助人自救”新理念的陈文璞医生。“刚开始我对这个病毫不了解,凌晨一两点孩子发病时我就会束手无策,每次打电话给陈医生他都不厌其烦地教我处理,甚至半夜赶到医院为我女儿治疗。”莫女士说。     10年过去了,如今21岁的韩慧勤顺利地考上了广州的大学。除了每天固定的4次自我注射,她的学习、生活和普通的大学生毫无分别。每次药快用完,莫女士就给她寄去,储放在校医室的冰箱里。乐观的韩慧勤还积极地参与学校的活动,她从来没把自己视为病人。由于在亚运会志愿者服务中表现优异,韩慧勤获得了奖牌表彰,她说,她要像陈医生那样,力所能及地为更多人提供帮助。     3个月跟踪计划 助病人独立自救     “现在的病人对医生有着太
    阅读(4043)  回复(5)   查看全文>>
  • [2011-03-25]志愿者陈文璞回应:在我的背后有一群正在成长的好医生
    本期点题在坊间引起了热议,很多市民表达了对陈文璞这种医生义工行为的钦敬,但同时也有市民质疑:如果都象陈文璞这样做医生,医生哪里忙得过来?陈文璞回应道: 在我的背后有一群正在成长的好医生 罗颖露 钟忠 陈文璞在了解患者病情。     破解看病难看病贵——一个医生的十年探索③     我们明白怎样做一名真正的好医生     在对坡头小病患许华超的回访中,华超自始至终都亲密地粘在一位大哥哥身边,这个年轻小伙子叫做雷秋成。     雷秋成今年大三,是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在学校去年举办的一场普通讲座中,他遇到了陈文璞。“陈老师关于‘改变人的命运’的想法令我很受启发。”当即,雷秋成便决定加入陈文璞的团队。     说起对华超的熟悉程度,相信没有人比雷秋成更深。从2010年5月陈文璞接手这个病例以来,雷秋成就全程参与了华超病况的跟进。“他是我的第一个病例”,这对于雷秋成来说更增添了某种特殊意义。     雷秋成回忆,刚开始的一个多月,华超的病情还不稳定,要持续紧密地进行追踪跟进。他们团队6个人分成3组,每个周末轮流到华超家回访。“我们骑着自行车从霞山的学校经麻斜到坡头,单程就得花费一个小时了。”     除了查看病情,雷秋成他们还会陪华超一起玩耍,辅导他姐姐功课,和华超一家培养起了很好的感情。直至现在,雷秋成还会经常与许霞云互通短信,以便跟进华超的最新情况。“考虑到华超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陈老师还专门到他学校召开健康教育讲座,和华超的老师沟通情况。”     雷秋成说:“在学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师弟加入到团队,从陈老师身上学到很多实际操作的知识。这样的活动虽然劳累、没有报酬,但我们是开心的,为有机会帮助别人改变命运而感到精神上的愉悦。也让我们明白怎样做一名真正的好医
    阅读(3962)  回复(1)   查看全文>>
  • [2011-03-25]志愿者陈文璞医生回应: 在我的背后有一群正在成长的好医生
    本期点题在坊间引起了热议,很多市民表达了对陈文璞这种医生义工行为的钦敬,但同时也有市民质疑:如果都象陈文璞这样做医生,医生哪里忙得过来?陈文璞回应道: 在我的背后有一群正在成长的好医生 罗颖露 钟忠 陈文璞在了解患者病情。 if(picrescount>0){ document.getelementbyid("picres").style.display="block"; document.write(" "); }     破解看病难看病贵——一个医生的十年探索③     我们明白怎样做一名真正的好医生     在对坡头小病患许华超的回访中,华超自始至终都亲密地粘在一位大哥哥身边,这个年轻小伙子叫做雷秋成。     雷秋成今年大三,是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在学校去年举办的一场普通讲座中,他遇到了陈文璞。“陈老师关于‘改变人的命运’的想法令我很受启发。”当即,雷秋成便决定加入陈文璞的团队。     说起对华超的熟悉程度,相信没有人比雷秋成更深。从2010年5月陈文璞接手这个病例以来,雷秋成就全程参与了华超病况的跟进。“他是我的第一个病例”,这对于雷秋成来说更增添了某种特殊意义。     雷秋成回忆,刚开始的一个多月,华超的病情还不稳定,要持续紧密地进行追踪跟进。他们团队6个人分成3组,每个周末轮流到华超家回访。“我们骑着自行车从霞山的学校经麻斜到坡头,单程就得花费一个小时了。”     除了查看病情,雷秋成他们还会陪华超一起玩耍,辅导他姐姐功课,和华超一家培养起了很好的感情。直至现在,雷秋成还会经常与许霞云互通短信,以便跟进华超的最新情况。“考虑到华超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陈老师还专门到
    阅读(576)  回复(0)   查看全文>>
  • [2011-03-25]破解看病难看病贵——一个志愿者医生的十年探索②
    破解看病难看病贵——一个医生的十年探索② 只剩我一个也要坚持 钟忠 罗颖露 陈文璞拿着自创的“诊疗手册”跟病患沟通。 if(picrescount>0){ document.getelementbyid("picres").style.display="block"; document.write(" "); }     文/ 记者钟忠 罗颖露 图/ 记者张锋锋     感言     “救一个算一个,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行列,现在,我也不是一个人在坚持,我有一群医科学生在和我一起做着这项工作,我相信,最后我的这些想法都会实现,事情总会往好的方向走。”陈文璞说。     “陈医生总在最困难的时候为我们无偿提供帮助,实施最省钱的治疗方案,是我们母女俩的大恩人。”莫女士感激地说。     “她那时瘦得厉害,血糖一高就呕吐,一天下来不断反复,浑身都喊痛,听得我心如刀割!”“如果没有陈医生,这10年来我一个单身女人都不知道该怎么把这个患病的孩子拉扯大啊!” 莫女士语气中带着几分哽咽。     莫女士的女儿韩慧勤10岁那年被确诊患上糖尿病,一年后遇到了刚开始实践这种“助人自救”新理念的陈文璞医生。“刚开始我对这个病毫不了解,凌晨一两点孩子发病时我就会束手无策,每次打电话给陈医生他都不厌其烦地教我处理,甚至半夜赶到医院为我女儿治疗。”莫女士说。     10年过去了,如今21岁的韩慧勤顺利地考上了广州的大学。除了每天固定的4次自我注射,她的学习、生活和普通的大学生毫无分别。每次药快用完,莫女士就给她寄去,储放在校医室的冰箱里。乐观的韩慧勤还积极地参与学校
    阅读(575)  回复(0)   查看全文>>
  • [2011-03-21]志愿者陈医生十年探索破解看病难
    钟忠 罗颖露 陈医生十年探索破解看病难 上门“助人自救”的诊疗方式 帮助上千患者摆脱常跑医院的困苦 钟忠 罗颖露     本报讯  记者钟忠  罗颖露报道:医生最大的成功不是治病救人,而是通过助人自救改变病人的命运。昨天,是患糖尿病5年的坡头9岁病孩小华超获得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陈文璞医生上门诊疗救助的第8个月,现在他已经能熟练地为自己扎针自救,不用经常往医院跑了。10年来,陈文璞的上门诊疗“助人自救”方式医治了上千例像小华超这样的患者,让他们摆脱长期跑医院的困苦,过上正常的生活。     以前小华超一年平均住四次医院,每年平均花费15000元,去年5月到现在,他只需付4000多元,省了10000多元,医保报销一半费用后,他只需花2000元医药费。小华超的父亲感激地说,如果不是这样,从孩子生病到现在已经花了5万多元,家里已经一贫如洗了,小华超遇到陈医生真是太幸运了!     为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陈文璞潜心研究十多年,他提出的这套独特的临床诊疗流程,包括通过评估规划治疗、投资健康管理等方式,分筛选—诊断—评估—治疗四个阶段。在评估和治疗过程,要针对病人的经济情况为病人作出负责任的健康投资方案。特别是对经济收入低于其治病费用一半以上的患者,可获3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医生家庭回访医疗服务,医生教病人学会自救,向基层百姓推广健康管理模式,使这一类病患者摆脱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困境。     陈文璞多年来出资自制的回访患者使用的诊疗手册,日前得到医院的肯定,将在全院范围内推广。“以往的病历需要医生手写很多内容,而每个医生字迹各异,翻查以往记录时往往耗费不少时间。”陈文璞还专门算过,“一名内科医生看病,平均用时8分钟。其中前期了解搜证花了6分钟,然后才是1分钟诊断,1分钟开药。”这本诊疗手册内的信息全部用中文标记,只需在对应栏上打钩或填入相关数据、简单描述即可一目了然,大大缩短了看病前期的了解病症过程,节省了看病时间,医
    阅读(3848)  回复(2)   查看全文>>
  • [2011-03-21]志愿者陈文璞的声音
    《见解》开栏   志愿者陈文璞的声音 陈文璞 <*** language="java***"> if(picrescount>0){ document.getelementbyid("picres").style.display="block"; document.write(" "); }     “医生就是在不断地修正病人的生命轨迹。”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陈文璞     怎样的医生才能算是一名好医生?在陈文璞看来,好医生必须首先把病人看作一个“人”,凡事从病人的角度出发考虑。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分别有哪些?大概花费是多少?多久需要一次回顾检查?病患可能需花销的路费是多少?提醒病患最佳的检查时间,关注病患的心理抑郁、焦虑评估情况……除了可靠的专业技术之外,一名好医生还需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道德水准。     (欢迎就以上内容进行讨论,一句话短评请发短信至18927686313,我们将在下期“见解”刊登您的见解。)
    阅读(838)  回复(0)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