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简介
 爱德华
520
帖子
1946
积分
0
粉丝
发短信 加关注
 空间
  • 总访问量:73450
  • 今日访问:92
  • 注册时间:2011/3/28
  • 上次登录:2011/3/28
日志分类 <全部>

日志 TOP10

日志
  • [2013-02-28]苦瓜黄豆排骨汤 [图]
    苦瓜 黄豆 排骨 1 苦瓜,黄豆,排骨。 2 排骨先汆水。 3 苦瓜切成一小块一小块。 4 把全部材料都倒进高压锅,煲一小时。 5 撒上盐,一碗清热消暑的汤就完成啦。 6 再来一碗。
    阅读(1774)  回复(0)   查看全文>>
  • [2013-02-28]冬季防流感 必备8款食物
    预防流感,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特别要勤洗手,尤其是接触过公共物品后要先洗手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同时,在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应该用纸巾捂住口鼻。其次,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勤于锻炼身体,有意识地减小工作和学习压力,保持心情畅快。   下面就推荐8种美食推荐给大家,要知道这些美食除了抵抗流感,还有很多保健作用!   一、大蒜   大蒜素抗感染和细菌。英国研究人员的实验结果表明,食用大蒜可让感冒发生几率降低2/3。经常咀嚼大蒜的人患结肠癌和胃癌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因此,建议每天生吃两瓣蒜,并在烹饪菜肴时加入一些大蒜末。   二、酸奶   益生菌保护肠道。酸奶中含有益生菌,保护肠道,避免致病细菌的产生。另外,有些酸奶中含有的乳酸菌可以促进血液中白血球的生长。   三、红薯   增强皮肤抵抗力。皮肤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员,是人体抵抗细菌、病毒等外界侵害的第一道屏障。维生素a在结缔皮肤组织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补充维生素a最好的办法就是从食物中获取β胡萝卜素,红薯是获得这种营养的最快途径,它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且热量低。   四、喝茶   抗细菌防流感。哈佛大学的免疫学者发现,连续两周每天喝五杯红茶的人其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抗病毒干扰素,其含量是不喝茶的人的10倍,这种可以抵抗感染的蛋白可以有效帮助人体抵御流感,同时,还可以减轻食物中毒、伤口感染、脚气甚至是肺结核和疟疾的症状。当然,喝绿茶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五、燕麦和大麦   健康纤维抗氧化。燕麦和大麦都含有β葡聚糖,这种纤维素有抗菌和抗氧化的作用。食用燕麦和大麦,可以增强免疫力,加速伤口愈合,还能帮助抗生素发挥更佳效果。   六、牛肉   补锌增强免疫力。锌在饮食中非常重要,它可以促进白血球的生长,进而帮助人体防范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即使是轻微缺锌,也会增加患传染病的风险。牛肉是人体补充锌的重要来源,所以在冬季,适当进补牛肉,既耐寒又预防流感。   七、蘑菇   促进白血球抗感染。长久以来,人们就把蘑菰当作提高免疫力的食物。现在,研究人员们找到了这样做的理由:吃蘑菰可以促进白血球的产生和活动,让它们更具防范性。   八、鱼和贝类   补硒防病毒。英国专家研究指出,补充足够的硒可以增加免疫蛋白的数量,进而帮助清理体内的流感病毒。硒主要来源于牡蛎、龙虾、螃蟹和蛤蜊等海鲜类食品。鱼类如大西洋鲑鱼中
    阅读(1087)  回复(0)   查看全文>>
  • [2013-02-28]吃早饭可降低患糖尿病的危险
    有关研究结果显示,与那些每周吃早饭少于两次的人相比,每天都吃早饭的人患肥胖症和胰岛素耐药性症状的危险会降低35%到50%。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每天吃早饭的人患肥胖症和糖尿病的危险会降低。 胰岛素耐药性是机体对胰岛素丧失了敏感性,这常常是糖尿病发生的先兆。研究人员对2681名25-37岁的年轻人追踪随访了八年,这期间他们出现过各种健康问题,包括胰岛素耐药和肥胖症。研究结果显示,与那些每周吃早饭少于两次的人相比,每天都吃早饭的人患肥胖症和胰岛素耐药性症状的危险会降低35%到50%。 研究人员说,除了吃早饭的频率之外,早饭的质量也很重要。比如完全由谷类构成的早饭能降低患病的危险,而经过加工的谷类早饭则不会。吃早饭之所以能够降低患肥胖症、ⅱ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是因为这样人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食欲,减少白天过度进食的可能性。 研究人员总结认为:该研究结果可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饮食结构与肥胖症及其他疾病发生的危险。
    阅读(1109)  回复(0)   查看全文>>
  • [2013-02-25]炒乌冬面 [图]
    乌冬面 500克 小青菜 100克 牛肉丝 50克 黑胡椒粒 1 小青菜5棵和小兔。 2 牛肉丝放上料酒和嫩肉粉稍煨10分钟。 3 乌冬面。 4 单炒牛肉丝,变色后取出备用。 5 单炒小青菜。 6 放入乌冬面翻炒。 7 倒入牛肉丝后,加入生抽翻炒均匀后加入老抽少许,大火翻炒。 8 味精少许,装盘后加入研磨黑胡椒。 小贴士 油:适中即好,因为乌冬面不吸油的。 最好用不粘锅。
    阅读(2737)  回复(0)   查看全文>>
  • [2013-02-17]菌痢患者的饮食六禁忌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所致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有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及排脓血便;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日,起病较急,患者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8℃至40℃。本病每年夏季发病率最高,小儿发病率较成人高。部分患者病程两个月以上不痊愈者有可能转为慢性。为了预防菌痢传播,除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外,在饮食上还有下列禁忌: 1、忌肉类浓汁及动物内脏。因其含有大量的含氮浸出物,如氨基酸等。含氮浸出物具有刺激胃液分泌作用,汁越浓作用越强,加重了消化道负担。而且细菌性痢疾病人肠道有病变,有恶心呕吐等症,消化吸收更差。 2、忌粗纤维、胀气食物。如芥菜、芹菜、韭菜等纤维粗较多的食物,不易消化,导致局部充血、水肿,炎症不易愈合。而牛奶和糖、豆制品也易引起肠道蠕动增加,导致胀气。 3、忌刺激类食物。如煎、炸及腌、熏的大块鱼肉,对肠壁有直接刺激,使肠壁损伤加剧;这些食物又难以消化,胀气发热,停留的时间长,会加重消化道负担。 4、忌污染食物。未经消毒的瓜果蔬菜,这些既带菌又易引起中毒,是致病因素,并使病人抵抗力下降。 5、忌性寒滑肠食物。如荸荠、甲鱼、生梨、花生等物,性寒伤脾胃,易滑肠致泻,故忌用。 6、忌辛热刺激食物。韭菜、羊肉、辣椒、鲜辣椒粉和浓茶、酒、各种咖啡饮料,都是强烈的刺激品,致血管痉挛收缩,使粘膜充血、水肿、破损,故忌用。另外,在恢复好转期间的患者,由于肠胃较弱,仍应禁食生冷、坚硬、寒凉、滑腻之物,如凉拌蔬菜、豆类、冷饮、酒类、瓜果等。
    阅读(1267)  回复(0)   查看全文>>
  • [2013-02-16]不同体质人群怎样吃鸡蛋才健康
    健康首先得从吃入手。鸡蛋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它富含营养,天然健康,是人类“理想的营养库”,但是不同体质的人怎么食用鸡蛋才能保证营养的全面吸收呢?鸡蛋的妙用又有哪些呢?   都市白领:巧吃鸡蛋 抗劳减压   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都市白领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熬夜、电脑前久坐等带来的疲劳感,也不断显现出来。鸡蛋中的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铁、维生素d,都是都市白领恢复体力的必备元素。   卵磷脂,对抗脑疲劳——大脑的主要成分是卵磷脂,脑疲劳正是由于卵磷脂的损失所致。蛋黄中丰富的卵磷脂可以补充大脑所需的营养,帮助大脑恢复活力。   维生素b,对抗压力——鸡蛋中的维生素b,有助于把糖转化成能量atp,对抗压力。   铁元素,对抗氧不足——铁质不足使人脸色萎黄,精神易疲惫。每100克鸡蛋黄含铁150毫克,可以有效补充人体造血,增强血液运输氧和营养物质的能力。   蛋白质,对抗黑眼圈——由于鸡蛋中富含优质蛋白质,而蛋白质又能促进细胞再生,因此经常食用鸡蛋,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缓解黑眼圈的形成。   孕妈妈:每天3个蛋 孕育聪明宝宝   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纤维素、微量元素、脂肪和水这7大营养素中除了纤维素之外,其余的鸡蛋中全有。它的营养几乎完全可以被身体利用,是孕妇理想的食品。   每100克鸡蛋就可以供给10.8克优质蛋白,这不仅有益于胎儿的脑发育,而且有利于提高产后母乳的质量;每100克鸡蛋还含胆固醇680毫克,它是脑神经的组成成分,还可以转化成维生素d;除了胆固醇,卵黄中还含有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卵磷脂等;更为重要的是蛋黄中含有“记忆素”——胆碱,适当多吃鸡蛋有利于出生的胎儿更加聪明伶俐。   孕妈妈的食蛋方针:   1.适度适量。鸡蛋吃太多会增加孕妇胃肠道及肾的负担,孕妇吃鸡蛋每天不宜超过3个。   2.全熟原则。未完全熟的鸡蛋很可能有沙门氏菌残留,而且还会影响人对生物素的利用,导致某些生物素的缺乏。所以,孕妇必须食用完全煮熟的鸡蛋。   小孩:健康成长 鸡蛋是个宝   正在成长发育期的孩子,一旦蛋白质摄入不足,则可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消瘦、发育缓慢。鸡蛋含极为丰富的蛋白质,蛋黄中还含有较多的卵磷脂、胆固醇、多种维生素以及铁、锌、磷、硫等矿物质,更重要的是蛋黄中的胆碱,有助于智力发育,这样营养全面的食品非常适合
    阅读(1639)  回复(0)   查看全文>>
  • [2013-02-09]辣味蒸生鱼 [图]
    生鱼一斤左右 一条 姜丝 老干妈 红油豆瓣酱 海天蚝油 生抽 金龙鱼油 香葱 王致和料酒 1 生鱼洗净,切花刀,撒上盐腌片刻。 2 用一圆盘摆好生鱼成圆形、放姜丝,香葱,浇上料酒。 3 上笼隔水蒸10分钟,边上是鱼油,可根据自己爱好可留可不留。 4 蒸好后倒掉鱼水,浇上海天蚝油,撒上姜丝。 5 另起锅加入油,慢火炒老干妈和红油豆瓣酱,炒到出红油。 6 浇在蒸好的生鱼上,在淋上生抽。 7 再上笼隔水蒸8分钟,出锅浇上热油即可。 小贴士 生鱼属海鱼类,这种做法鲜香,没腥味。
    阅读(2950)  回复(0)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