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简介
 雷罡
505
帖子
1971
积分
0
粉丝
发短信 加关注
 空间
  • 总访问量:84788
  • 今日访问:94
  • 注册时间:2011/3/26
  • 上次登录:2011/3/26
日志分类 <全部>

日志 TOP10

日志
  • [2011-12-28]正确解答孩子提出的成人问题的方式
    性教育一直是家教中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记得小时候,我问妈妈:“我是怎么生出来的?”妈妈答:“腋窝生出来的。”问爸爸,爸爸说:“粪坑挖出来的。”我一直将信将疑。直到十几岁,自己看了些生理卫生方面的书,对于这方面才终于“无师自通”了。   现在,我做了父亲,四岁的女儿也问起了同样的问题。我回答:“是天使将你放到妈妈肚子里,等你长大了些,医生开刀将你取出的。”这并不是我满意的答案,原因是女儿还小。等她七八岁,理解能力再强一些,我会从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开始,把事实讲给她。   还有一次,女儿非要站着小便,理由是幼儿园男同学都站着尿尿。我和爱人明确告诉她:“男生和女生长的不一样,所以男生尿尿时要站着,女生要蹲着。”女儿恍然大悟:“对了,男生有小鸡鸡。”从此,她再也没有要求站着小便。   我和爱人一致决定对性教育不回避,女儿遇到什么问题解答什么问题,女儿再大些,性教育还要适度提前介入。促使我们采取这种教育方式的是一件事情。前几年,我和朋友编写了本书《黄金家教》,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令我极为震惊的案例。   一个男孩长到14岁,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上中学后,他惊讶地发现自己见到女孩子会有生理反应,这令他十分慌张。他认为这是丑恶的,不是一个好孩子应该出现的情况。他想尽办法,却无法克制这种现象的出现。最后,他躲在厕所里,用剪刀剪下了自己的生殖器。性无知使这个男孩不知道,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他剪去的是一生的幸福。   性本身不是洪水猛兽,性无知才是真正的洪水猛兽。孩子的性发育是必然的,不进行适当的性教育,家长绝对是在逃避责任。对性教育遮遮掩掩、欲说还羞,往往是家长把问题想复杂了。我一个同事的孩子上初中了,同事就是否对孩子进行性教育问题想了十几天,最终决定还是给孩子讲。讲完后,孩子的反应大大出乎同事的意料―――孩子说,原来是这么回事呀,然后哈哈一笑,换上鞋打球去了。   孩子提出性问题,做家长的就要大大方方回答,有了性困惑,要及时帮助解决。性发育是有规律的,性教育可以适度提前,在孩子即将出现性生理变化前,告诉他们下面会出现什么情况,如何应对,这样孩子才不会出现为性困惑,为性恐慌,为性迷失,才会健康度过
    阅读(1050)  回复(0)   查看全文>>
  • [2011-12-23]狼来了怎么办 [图]
    阅读(1051)  回复(0)   查看全文>>
  • [2011-12-23]如何帮宝宝度过种苗不适期
    宝宝接种疫苗,俗称打防疫针,是保护孩子少受或不受某些传染病侵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如今随着预防接种知识的推广,不懂按时进行预防接种的父母大概不多了。不过,似懂非懂或心存某些疑虑的家长也不在少数。  防疫针多打好还是少打好  谈到疫苗的剂量问题,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徐传国教授介绍,防疫针多打少打都不对。过多地注射疫苗,不仅不能使孩子获得应有的抗病力,反而可能使免疫力降低,甚至无法产生免疫力。如同我们进餐,本来吃300克食物就够了,获得的营养足以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行,若为了多获得营养而拼命多吃,吃上500克甚至上千克食物,表面上看吃的食物多了,但实际上获得的营养并不会呈比例地增长,反而因为加重了胃肠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而减少了营养素的吸收,得不偿失。而且,各种疫苗确系用病菌、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制成,虽然经过杀灭和减毒等特殊处理,但接种后仍可能发生一些反应。尤其是在制作过程中,不可能将培养细菌或病毒生长所用的物质完全清除掉,这些残留物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这种过敏反应的发生往往随着打针次数的增加而增多。  那么,是不是接种越少越好呢?也不是,正如进餐一样,没有一定的数量保证,身体很难获得足够的营养。正确之举是遵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因为计划免疫程序是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科学试验而制定的,不要随意更改。例如,宝宝出生时注射卡介苗与乙肝疫苗,2个月时服用脊灰疫苗,3个月时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8个月时接种麻疹疫苗等,既不要漏打或少打,也不要多打。只要我们坚持这样的方针,完全可以避免接种疫苗的某些副作用而尽收其利,保护孩子免受传染病之害。  哪些情况下应暂缓预防接种  在进行预防接种时,每种预防制剂均有一定的接种对象,不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进行预防接种的。在有以下情况时均不宜进行预防接种:  1、患传染病后正处于恢复期或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又未过检疫期的儿童不宜打预防针。若此时打预防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或使原有病情加重。  2、正在患感冒或因各种疾病引起发热的小儿,若打预防针,会使体温升高,诱发或加重疾病。  3、有哮喘、湿疹、荨麻疹的小儿,打预防针后易发生过敏反应,特别是打麻疹活疫苗等致敏原较强的预防针,更易产生过敏反应;对有癫痫和惊厥史的患儿打预防针,尤其是打乙脑或百白破混合制剂等易使儿童发生晕厥、抽风和休克;有严重佝偻病的孩子不宜用小儿麻痹糖丸疫苗。  4、患急慢性肾脏病、活动性肺结核、严重
    阅读(1259)  回复(0)   查看全文>>
  • [2011-12-21]产后防病保健(四)
    预防肌风湿肌风湿又叫肌纤维组织炎,传统观念称它为“坐月子”病。主要症状是腰局部发凉、肌肉发紧、僵硬、酸胀不适,遇到阴雨天,就会更加严重。由于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所以要积极防治,方法如下:一、 预防风邪女性分娩后,由于出血和体质的消耗,身体的抗病能力下降,若不注意防风寒,虚郁、贼风易乘虚而入,引起“坐月子病”一一肌风湿。因此,妇女分娩后,应注意四时气候的变化,对虚邪贼风,应注意避之。二、 注意增加营养分娩时,产妇出血较多,身体耗损,抵抗力下降,极需增加脂肪、蛋白质的食品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三、 红外线照射或超短波治疗,亦可根据疼痛部位的大小,将食盐放入锅中炒热,用布包好敷于疼痛处,每天1次,每次20—30分钟;此外,用电针治疗效果也较好。
    阅读(1046)  回复(0)   查看全文>>
  • [2011-12-20]你会给宝宝擦屁屁吗
    你会给孩子擦屁股吗?也许对父母来说,即使孩子已经长大,但仍说不出所以然,而年轻的父母清楚,这里是有一定学问的。近年来,医院不时会收治患肛瘘的婴儿,其发病原因往往与没有正确给孩子擦屁股有关。   我们知道,在城乡不少家庭,一般都是用旧床单、旧衣裳给孩子做尿布,他们以为旧布柔软又能吸水,最合适做尿布,殊不知旧布看上去软,其实只是手感而已,由于旧布经多次反复搓洗,布上的绒毛早已变成了一层毛刺,而这些毛刺在旧布干燥状态时很坚硬,这对皮肤细嫩的婴儿来说极为有害。   孩子屙尿后换尿布时,年轻的父母常常是顺手用干尿布擦屁股,因新生儿的大便较粘,需要反复擦几次才能擦干净,其结果就增加了损伤婴儿皮肤的机会。还有的家长用废纸来擦屁股,那容易使婴儿的肛门粘膜受到损伤,一旦感染后容易引起肛门炎,导致肛门脓肿,如果破溃后还易形成肛瘘。   男孩与女孩发生肛瘘,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   女婴肛门发炎后红肿疼痛,一旦形成脓肿后肛周皮肤肿胀发亮,中心软化,破溃后大便可从阴道口处女膜部位的瘘口排出,由于大便几乎全从阴道口排出来,因而肛门不排便,大约10天左右,肛门才逐渐恢复排便,随着阴道排便的减少,肛瘘周围炎症才逐渐消退,但女婴的肛瘘一般不会自动愈合,以后遇到腹泻时粪便仍可从瘘口漏出,一般到2岁后漏便现象减少,但若要彻底治愈肛瘘,则必须带孩子到医院肛肠科请专科医生手术治疗。   所以,给孩子擦屁股不注意方式方法会孩子造成伤害。年轻父母应该学点科学育儿知识,对孩子可选择质地柔软吸水性强的新棉布做尿布,或选用一次性的“尿不湿”,给孩子擦屁股时不可太用力,可先用温开水轻轻洗净外阴肛门,然后用消毒的软卫生纸轻轻地擦干,这样就能很好地预防肛瘘的发生。     来源:39健康网
    阅读(893)  回复(0)   查看全文>>
  • [2011-12-20]凉拌茄子 [图]
    主料:茄子 两根蒜头葱花生抽香油 适量 1将茄子洗净。 2将茄子切成长条。 3烧开一锅水,将茄子入锅焯熟。 4将茄子入锅焯熟盛出备用。 5用蒜头、葱花、生抽、花生油、香油配一个调料。 6将调料淋在茄子上面,吃的时候拌匀就可以了。
    阅读(1315)  回复(0)   查看全文>>
  • [2011-12-19]祝你晚安 [图]
    阅读(1802)  回复(0)   查看全文>>
  • [2011-12-19]3位明星妈妈的时尚育儿经
    陶晶莹——最受喜欢明星妈妈  典型表现:孕前认真上早教班学习喂奶、幼儿护理和早教方法。孩子出生后,坚持母乳喂养,并坚持要自己亲手带大。为抱小孩,她长期被背痛所苦。  点评:家长要做孩子的首席玩伴  在孩子的心中,一切都是游戏,生活和游戏只有融为一体,成长才会变得充满惊喜。所以,对家长而言,要抽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并把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变成游戏,做孩子的首席玩伴。  小s——最“恐怖”明星妈妈  典型表现:在教育方面小s也显得有些松散,不把学钢琴、拉小提琴等作为必学项目。唯一强硬的要求就是女儿必须学英语;管教女儿用“骗子攻略”,例如不乖就会被车碾过,或被电死,不然就是被火烧之类的。  点评:“骗孩子”要恰当  像小s那种语言上的“恐吓”方法,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在不危险的情况下,你不妨像上面这位普通妈妈一样,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对与错。“骗孩子”也应恰当,如果她不收拾玩具,你可以说:“我把你的玩具扔掉。”然后扔到孩子找不到的地方。等孩子平静后再拿出来,并说:“我现在原谅你,所以买个一模一样的玩具给你。”  伊能静——最爱“撒娇”明星妈妈  典型表现:每次和儿子见面,都会先亲亲抱抱,叫儿子“王子”,儿子叫她“公主”;从不在儿子面前发火;如果儿子不听她话,就跑到儿子面前撒娇。  点评:公主式教育别惯用  像伊能静这样,经常叫儿子“王子”虽然问题不大,但孩子在2—3岁时正是寻找依靠的时候,如果妈妈一直用“公主”的方式教育孩子,这会让孩子养成遇到问题就用逃避和撒娇的方式来解决。当然,也不要把一些惩罚加到孩子身上,可以说你不乖,妈妈会很难过。讲出孩子能够感受到的难过,让他体谅和感受你的心境。
    阅读(1371)  回复(0)   查看全文>>
  • [2011-12-18]如何选购婴幼儿启智玩具
        q:如何选购婴幼儿启智玩具?     a:1.响环:3个月大的婴儿就能一手握着“响环”玩,他们开始尝试触觉、感觉、视觉或味觉的作用。用手摸摸,体会手上感觉如何,用眼睛看看玩具的各种色彩,用口尝尝玩具的味道,摇动“响环”时的声音又可训练婴儿的听觉。这类最简单的玩具就是婴儿开发智力的第一步。     2.球:6个月大的婴儿对能动的一切都感兴趣,能滚的彩色球对他们最有吸引力,用手一推球就会向前滚,婴儿还会爬着追逐小球,如果妈妈能陪着他们一起玩那就更妙了。     3.积木:8个月大的婴儿已有了不少的发现,他们已认识玩具、家具等多种用具,他们了解到有些物件是软绵绵的,有些是硬邦邦的,有些有棱有角,有些是圆滚滚的。面对积木,婴儿会开始运用两只手,他们知道两块积木相碰会发出响声,一个叠在另一个上面就会比单独一块积木高,而且还可以用积木叠成多种不同的形状。     4.复台形状盒:这是用来训练小孩观察物品形状的玩具,通过这种玩具,孩子可以认识一种形状的开口只容许同一形状的物品通过。通过玩具让孩子了解生活用品各种不同的形状,而这类玩具对18个月大小的婴幼儿较合适。     5.玩沙:所有的幼儿都爱玩沙、玩水,而18个月以后的幼儿已经懂得不能随便把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这时就可以让他们玩沙了。提供各种小工具,如小铲、小耙、小桶等,让孩子发挥创造能力,把沙堆砌成各种形状。     6.娃娃:两岁大的幼儿已经开始有个性表现了,这时他们已能表达自己的喜爱和厌恶。到了此时,他们就需要一个娃娃玩具了。如果有了娃娃玩具,特别是女孩子她们就可以像妈妈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娃娃了,为娃娃洗脸、穿衣、喂食,赞扬或责备娃娃了。     7.叠杯:对一个两岁大的幼儿来说,叠杯玩具是最变幻无穷的游戏,既可叠成高塔,又可缩成一只单杯,还可把小积木或其他小东西藏在叠杯内再寻找一番。通过这类游戏,孩子们能够知道有些东西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却是实际存在的。     8.图画书:两岁大的幼儿已
    阅读(1006)  回复(0)   查看全文>>
  • [2011-12-18]孕妇不要用香皂洗乳房
    现代医学认为,乳房上有皮脂腺及大汗腺,乳房皮肤表面的油脂就是乳晕下的皮脂腺分泌的。妇女在怀孕期间,皮脂腺的分泌增加,乳晕上的汗腺也随之肥大,乳头变得柔软,而汗腺与皮脂腺分泌物的增加也使皮肤表面酸化,导致角质层被软化。   此时,如果总是用香皂类的清洁物品,从乳头上及乳晕上洗去这些分泌物,对妇女的乳房保健是不利的。   有关专家指出,经常使用香皂类的清洁物品,会通过机械与化学作用洗去皮肤表面的角化层细胞,促使细胞分裂增生。   如果经常不断去除这些角化层细胞,就会损坏皮肤表面的保护层,使表皮层肿胀,这种肿胀就是由于乳房局部过分干燥、粘结及细胞脱落引起的。   若每晚重复使用香皂等清洁物品,则易碱化乳房局部皮肤,而乳房局部皮肤要重新覆盖上保护层,并要恢复其酸化环境,则需要花费一定时间。 在用香皂擦洗乳房的同时,还促进皮肤上碱性菌丛增生,更使得乳房局部酸化变得困难。此外,用香皂清洗,还洗去了保护乳房局部皮肤润滑的物质--油脂。因此,要想充分保持乳房局部的卫生,最好还是选择温开水清洗。  
    阅读(948)  回复(0)   查看全文>>